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山堂为许隐君作》
《中山堂为许隐君作》全文
元 / 宗衍   形式: 古风

俗子居山不见山,静者居廛山在眼。

请看东郭许隐君,中山之堂最萧散。

堂前种竹堂后萱,春深笋长萱花繁。

大儿称觞寿花下,小儿读书当竹根。

城中无山亦可乐,城中有虎仍戴角。

归来不愁虎食人,闭门日醉中山春。

(0)
鉴赏

这首元代宗衍所作的《中山堂为许隐君作》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卷。诗中通过对比“俗子”与“静者”的生活状态,突出了隐居生活的自在与超脱。

首句“俗子居山不见山”,以“俗子”与“山”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世俗之人即使身处自然之中,也难以真正领略到山的真谛。接着,“静者居廛山在眼”则转而描绘出静者虽身在尘世,却能心有所属,将山景尽收眼底,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请看东郭许隐君,中山之堂最萧散。”点明了诗的主题人物——许隐君,以及他所在中山堂的环境,用“最萧散”一词形容,暗示了这里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与宁静的气息。

接下来的四句“堂前种竹堂后萱,春深笋长萱花繁”,具体描绘了中山堂的景致:竹林与萱草的生长,春日里竹笋破土而出,萱花盛开,生机勃勃,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大儿称觞寿花下,小儿读书当竹根。”通过两个孩子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大儿在萱花下举杯庆祝,小儿子则在竹根旁专心读书,两者相映成趣,既体现了家庭的温馨和谐,也暗含了对知识与自然的尊重和追求。

“城中无山亦可乐,城中有虎仍戴角。”这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结合,表达了即便身处喧嚣城市,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乐趣,同时也暗喻了社会的复杂与挑战。

最后,“归来不愁虎食人,闭门日醉中山春。”总结全诗,强调了回归自然、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即使面对外界的威胁与困难,只要心灵纯净,就能保持乐观与自由,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中山堂及其主人许隐君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自然、家庭、知识与内心平静的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元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作者介绍

宗衍
朝代:元   字:道原   籍贯:平江路   生辰:1309—1351

( 1309—1351)元僧。平江路人,字道原。工诗,善书法。顺帝至正初居石湖楞伽寺,一时名士多与游。后主嘉兴德藏寺。诗清丽幽茂。有《碧山堂集》。
猜你喜欢

论语绝句·其三十九

做人真个亦诚难,临死犹将手足看。

今免一身非细事,一身之外更多端。

(0)

论语绝句·其八十六

扬雄苦作艰深语,曹操空嗟幼妇词。

晚悟师言达而已,不须此外更支离。

(0)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二十

伯夫荥阳,实惟令德。优入圣门,过不留迹。

道以目传,妙则心识。倚欤伟欤,后代之则。

(0)

赠中书令沂国王文正公挽词二首·其二

自昔荣归衮,今兹骇阅川。

天愁摧柱日,星痛殒箕年。

素履遗儒范,忠谋溢吏篇。

空馀洧乡陌,长似岘碑前。

(0)

过列子观

两作朱轓守,重登羽客宫。

故墟墙舍坏,尘案酎杯空。

款户殊无屦,乘衣尚有风。

轩游曾驻跸,高意掩崆峒。

(0)

咏竹

嵇阮生平忆共游,此君高节最凌秋。

儿童少作并门骑,千亩留封渭水侯。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