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二十》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二十》全文
宋 / 赵构   形式: 四言诗

伯夫荥阳,实惟令德。优入圣门,过不留迹。

道以目传,妙则心识。倚欤伟欤,后代之则。

(0)
注释
伯夫:对有才德者的尊称。
荥阳:古地名,今河南荥阳。
令德:美好的品德。
圣门:指儒家圣人的门徒或学问之门。
过不留迹:做事不留痕迹,非常高明。
道以目传:道理通过眼神传达。
妙则心识:微妙之处只能用心领悟。
倚欤伟欤:多么崇高,多么伟大。
后代之则: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翻译
伯夫来自荥阳,确实品德高尚。
他深得圣人之道,行事不留痕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朝皇帝赵构的作品,名为《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其二十)》。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古圣先贤和赞美弟子的诗句。

"伯夫荥阳,实惟令德。优入圣门,过不留迹。"

这里的“伯夫”指的是尊敬的先生或賢者,“荥阳”可能是指某位古代圣贤居住之地,或是象征性的地方名词。“实惟令德”则表达了对这位圣贤品德的肯定和推崇。接下来的“优入圣门,过不留迹”,说明这位圣贤已经达到了一种高超的境界,其行为举止都无可指摘,仿佛在世间留不下任何瑕疵。

"道以目传,妙则心识。倚欤伟欤,后代之则。"

“道以目传”意味着圣贤之间是通过眼神交流他们的真理和智慧,而不是简单的言语表达。“妙则心识”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非语言交流的深刻性和神秘性,是心灵相通的结果。最后,“倚欤伟欤,后代之则”,表明这位圣贤留下的教导和智慧,对后世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整首诗通过对古圣先贤及其弟子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心灵交流以及知识传承的高度认同和尊崇。

作者介绍
赵构

赵构
朝代:宋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赵构生于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1107年6月12日),同年赐名赵构,封蜀国公,历任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等职,不久晋封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后,被宋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猜你喜欢

题项墨林朱画山水

自写衰容项孔彰,朱家画本意堪伤。

老夫未合称遗老,待拨江山反少康。

(0)

题刘氏从母小像

儿时事历历,壮岁反多忘。

一忆姨相唤,真同母在堂。

乱离负乡土,亲爱苦肝肠。

莫话山兜尾,残年付夕阳。

(0)

苦热行

人言日中有黑子,太白白昼吐光芒。

毒热十日果不解,脆嫩劳促纷死亡。

老夫日出趋行在,雨汗说书能安详。

小楼床榻皆炙手,闭户独坐真探汤。

冰如羊脂瓜翡翠,意表难释同渴羌。

或称竹篷可避暑,我谓掩郁终非良。

昨宵视天起残夜,风从何来徐褰裳。

银河西流斗北挂,海气倒泻倾肌凉。

飘然仙去不可执,瑶池琼阙生肝肠。

挥手浊世便轻举,耿耿微月犹相望。

(0)

赠息存

王髯八十趋行在,义胆忠肝气一伸。

际遇不应关显达,艰危何意契君臣。

能贫迟暮真全节,忘老襟怀更绝伦。

地下张于云里,伯叔必惆怅,中兴耆望付斯人。

(0)

庄思缄秋窗感旧图

愧室平生交,子顺才数面。

披君秋窗图,使我怀难遣。

赓吴初未识,实重子顺荐。

三年龙州归,此士不及见。

与君晚相得,往事积馀恨。

九原既莫追,短景岂无恋。

畏庐弄翰墨,言外闻悽叹。

犹能窗下坐,垂尽勤把玩。

(0)

金溎生武祥属题所著书三种·其二题《表忠录》

纸城而铁人,壮哉刘防禦!

赤溪考铜鼓,作书表其墓。

邪说方弥天,势若蚩尤雾。

子书岂《春秋》,欲使乱贼惧。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