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天下险,鸟道上棱层。
抱石千年树,悬崖万丈冰。
悲歌愁倚剑,侧步怯扶绳。
更觉长安远,朝光午未升。
阴山天下险,鸟道上棱层。
抱石千年树,悬崖万丈冰。
悲歌愁倚剑,侧步怯扶绳。
更觉长安远,朝光午未升。
这首诗描绘了阴山的险峻与壮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奇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阴山天下险,鸟道上棱层”开篇即点明阴山之险峻,如同天下的险要之地,连飞鸟的路径都显得崎岖不平,形象地勾勒出阴山的地理特征。
颔联“抱石千年树,悬崖万丈冰”进一步描绘了阴山的自然景观,千年古树紧抱岩石,仿佛与山石融为一体;而悬崖之上,万丈冰凌悬挂,既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暗示了环境的严酷。
颈联“悲歌愁倚剑,侧步怯扶绳”则转而描写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与行动。诗人或吟唱着悲歌,愁绪满怀,倚靠着手中的长剑;在悬崖峭壁间行走时,每一步都显得小心翼翼,甚至有些胆怯,需要紧紧抓住绳索以维持平衡。这一联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面对自然险境时的人类情感。
尾联“更觉长安远,朝光午未升”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长安城的思念之情。在如此险峻的阴山脚下,时间似乎变得缓慢,直到正午,太阳的光芒才刚刚开始升起,这种景象让诗人更加感到与长安的距离遥远,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阴山险峻景色的描绘以及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一上蒲东东岳,山头陡起神宫。
有松柏参天,杏桃张锦,遍地春风。
年年今朝此日,王孙仕女骤骄骢。
十载妖兵乱国,一时豪杰潜踪。我为狂客气盈胸。
起坐听晨钟。喜夜雨如酥,晓晴似拭,香火扬空。
眼下太平可幸,官军分散息兵戎。
剑戟变为农器,四民乐业无穷。
东岳天齐圣帝,创建起一行宫。
听松韵翻涛,分序奏管,檐铎摇风。
对面好山迎目,恋清标佳致懒乘骢。
此夜归来无月,明朝去认行踪。一般清兴洗心胸。
禁夜捣铜钟。有犬吠山村,泉流西涧,鹤翅摩空。
几处总兵节制,太平何术教军戎。
天下典章狼籍,多门政出谁穷。
爱日回春,恰开放、江头梅萼。
还更有、远山晴雪,竹溪松壑。
晚节丰年人尽喜,良辰美景君须乐。
便拚教寿酒一千钟,深深的。眉宇秀,胸怀廓。
问谁识,平生略。只优游无事,笑谈宾幕。
万里秋天鸿鹄志,高名四海麒麟阁。
待此时、满意祝庄椿,扬州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