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忽低回,四郊纷白雨。
老农荷锄归,布谷桑间语。
相劝一何勤,一鸣再三俯。
老农感禽意,岂惮东作苦。
嘉谷已函活,尚待明月煦。
小儿未解事,大儿远服贾。
农器已可陈,锄耰在梁梠。
入室惟老妻,出汲抚罂甒。
山云忽低回,四郊纷白雨。
老农荷锄归,布谷桑间语。
相劝一何勤,一鸣再三俯。
老农感禽意,岂惮东作苦。
嘉谷已函活,尚待明月煦。
小儿未解事,大儿远服贾。
农器已可陈,锄耰在梁梠。
入室惟老妻,出汲抚罂甒。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农村生活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与自然、季节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首句“山云忽低回,四郊纷白雨”描绘了雨前乌云低垂,四面八方纷纷扬扬下起了白雨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即将下雨的氛围。接着,“老农荷锄归,布谷桑间语”描述了老农扛着锄头回家的情景,同时,布谷鸟在桑树间鸣叫,仿佛在提醒农人播种的时节已经到来。
“相劝一何勤,一鸣再三俯”表现了布谷鸟的叫声充满勤劳的意味,它一次又一次地低头鸣叫,似乎在鼓励农人辛勤耕作。老农被这种声音所感动,不惧怕春耕的辛苦,因为嘉谷的生长需要这样的劳作。
“嘉谷已函活,尚待明月煦”意味着虽然种子已经发芽,但仍需等待明亮的月光照耀,给予生长所需的温暖和光亮。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农事期待的表达。
“小儿未解事,大儿远服贾”描绘了家庭中不同年龄成员的状态,小儿子还不懂得农事的重要性,而大儿子则远在他乡经商。这里体现了家庭成员各自的责任和角色。
“农器已可陈,锄耰在梁梠”说明农具已经准备妥当,放在屋梁或屋檐下,随时可以使用,体现了农事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入室惟老妻,出汲抚罂甒”则展示了家庭内部的和谐与温馨,老妻在家中的角色,负责日常的家务,如取水、照顾家人,体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农耕文化中的勤劳、智慧、和谐与希望,是元末明初时期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