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
《杂诗》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古风

山云忽低回,四郊纷白雨。

老农荷锄归,布谷桑间语。

相劝一何勤,一鸣再三俯。

老农感禽意,岂惮东作苦。

嘉谷已函活,尚待明月煦。

小儿未解事,大儿远服贾。

农器已可陈,锄耰在梁梠。

入室惟老妻,出汲抚罂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农村生活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与自然、季节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首句“山云忽低回,四郊纷白雨”描绘了雨前乌云低垂,四面八方纷纷扬扬下起了白雨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即将下雨的氛围。接着,“老农荷锄归,布谷桑间语”描述了老农扛着锄头回家的情景,同时,布谷鸟在桑树间鸣叫,仿佛在提醒农人播种的时节已经到来。

“相劝一何勤,一鸣再三俯”表现了布谷鸟的叫声充满勤劳的意味,它一次又一次地低头鸣叫,似乎在鼓励农人辛勤耕作。老农被这种声音所感动,不惧怕春耕的辛苦,因为嘉谷的生长需要这样的劳作。

“嘉谷已函活,尚待明月煦”意味着虽然种子已经发芽,但仍需等待明亮的月光照耀,给予生长所需的温暖和光亮。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农事期待的表达。

“小儿未解事,大儿远服贾”描绘了家庭中不同年龄成员的状态,小儿子还不懂得农事的重要性,而大儿子则远在他乡经商。这里体现了家庭成员各自的责任和角色。

“农器已可陈,锄耰在梁梠”说明农具已经准备妥当,放在屋梁或屋檐下,随时可以使用,体现了农事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入室惟老妻,出汲抚罂甒”则展示了家庭内部的和谐与温馨,老妻在家中的角色,负责日常的家务,如取水、照顾家人,体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农耕文化中的勤劳、智慧、和谐与希望,是元末明初时期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镊工

一声镊子噪秋蝉,门内老僧惊昼眠。

毫发尽时髦发在,夕阳芳草自芊芊。

(0)

梅花百咏·其二十八月梅

暗香浮动正朦胧,古树横斜浅水中。

清景满前吟未就,又移疏影过溪东。

(0)

缙山道中

榆林东北缙山围,百嶂千峰画卷挥。

鞍影摇摇人意懒,秋风及早送将归。

(0)

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钱舜举硕鼠图

黠吻工馋恣陆梁,粟初黄候未登场。

君恩一穗填渠腹,可信年年盗太仓。

(0)

云林清远四时词四首·其三

月湿流萤歇懒烟,西南峰缺露原田。

冰帘不倩匡山瀑,万丈银潢泻玉天。

(0)

杨花二首·其二

婉娩春风与愿违,悠扬风日暂无辉。

不随芳树千林歇,还称游丝百尺飞。

梦落吴蚕欺白茧,心随代马恋征衣。

凤池踪迹逡巡到,未忍飘零拂钓矶。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