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阙·其九十二》
《题阙·其九十二》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恶事惣须弃,善事莫相违。

知意求妙法,必得见如来。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题阙》系列之九十二,虽然标题和作者信息在鉴赏中被明确指出,但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仅以内容进行分析。

此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句“恶事惣须弃”,直接点明了对恶行的否定态度,强调了摒弃不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接着,“善事莫相违”则进一步阐述了追求善行的必要性,告诫人们在行动中不应违背善良的原则。这两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对错误行为的坚决抵制,也体现了对正确行为的积极倡导。

后两句“知意求妙法,必得见如来”,则深化了主题,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通过理解事物的真正意义(知意),去寻求达到某种理想状态或境界(妙法)的方法。这里的“如来”通常在佛教中指佛陀,象征着智慧与觉悟的最高境界。因此,这两句诗不仅鼓励个体通过智慧的探索和实践,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觉醒,同时也蕴含了对佛法智慧的崇敬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道德与智慧的主题,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与内心觉醒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正直的行为和智慧的追求,最终能够达到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圆满。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赠高二十二宗吕

早向沧江去不疑,粗豪翻笑锐头儿。

祢衡材大公卿妒,原宪家贫九百辞。

颠倒衣冠成古制,招呼风雪有新诗。

鳌峰石室藤萝外,欲采璚花报汝知。

(0)

思道屋为暑雨所破为作破屋歌

南州暑月气正溽,伏雨衣裯尽如漉。

朱方转东热更酷,渴想宫冰与夏屋。

不应天气反北行,苦寒之地炎蒸沃。

长安敝庐淫雨里,上漏下湿宁安宿。

方子新颓笼鹤亭,郑生亦失穷猿木。

郎官俸薄食指繁,原宪终辞九百斛。

伏金未伏火未流,虞书历象今难读。

安居美食古所贱,陋巷箪瓢分须足。

洛阳杜鹃湿不归,愿得羲和宅旸谷。

(0)

子夜歌三首·其三

山有并命鸟,关关感人心。

中夜有所思,澄江不如深。

(0)

送丁太守之抚州

佐郡南州旧有声,一麾今去领专城。

铃斋昼静留高咏,稻垄春晴看耦耕。

圣代淳风无楚越,汉廷良吏尽公卿。

君才不止二千石,拭目云霄万里程。

(0)

题风木遗哀卷

苫为席,块为枕,憔悴孤儿墓田寝。

墓田树,声萧萧,寒涛捲空风叶飘。

树不止,风不息,孤儿欲化田中石。

(0)

浙人自辽囊父榇返?感其事为赋

客衣零落鬓毛斑,迢递沙场负骨还。

三尺古碑千载恨,曹娥江上水潺潺。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