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渡潮生野火静,丛祠深对江波。
垂鬟接黛一青娥。宝冠珠络,花帔贴银鹅。
估客往来争祷赛,隔船吹凤鸣鼍。
山低如带水如罗。螭头黄绢,隐隐画双螺。
晚渡潮生野火静,丛祠深对江波。
垂鬟接黛一青娥。宝冠珠络,花帔贴银鹅。
估客往来争祷赛,隔船吹凤鸣鼍。
山低如带水如罗。螭头黄绢,隐隐画双螺。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晚渡潮生野火静"写出了傍晚时分,潮水上涨,野外篝火静静地燃烧,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荒凉的氛围。"丛祠深对江波"则点明了地点,一座深藏在江边的祠堂,与江面相映成趣。
接下来的"垂鬟接黛一青娥",通过描绘女子的秀发和黛眉,暗示了祠堂可能供奉着女神或仙女,形象生动。"宝冠珠络,花帔贴银鹅"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女神的华丽装饰,增添了神秘色彩。
"估客往来争祷赛"反映了当地商业活动和民众对神灵的虔诚,他们纷纷前来祈祷和举行赛会。"隔船吹凤鸣鼍"描绘了热闹的仪式现场,隔着船只传来笙箫和鼓声,增添了节日气氛。
最后两句"山低如带水如罗,螭头黄绢,隐隐画双螺"以山水比喻,将山峦比作丝带,江水比作轻纱,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周围的自然风光。"螭头黄绢,隐隐画双螺"则可能是祠堂建筑或神像上的装饰,以螺纹图案增添神秘与精致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祠堂祭祀活动的场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先生移疾倦宦游,六年家居懒下楼。
分符到门不可阻,欲行尚为乡山留。
柈飧到处笋烂漫,馋腹自诧文湖州。
灵岩昨已纪胜集,南峰未肯饶清幽。
斜阳半岭溢人面,绿云夹树扶山兜。
村翁野衲亦追逐,半路出酒劝且酬。
禽声下上太守醉,直与欧老争遨头。
明朝雁荡洵奇美,但恐簿书山与雠。
不如抱被补一宿,别后岁月其如流。
城头乌啼朝日黄,城门送客归故乡。
边风吹沙道路长,南登雁门踰太行。
顾我垂老不得将,萧䬃短发垂秋霜。
为君此别泪沾裳,归心远逐浮云翔。
吴山峥嵘牛斗旁,五湖浩荡烟波苍。
故园桑梓连崇冈,万里愁思何茫茫。
君家田园亦不荒,归来此乐殊末央。
儿女欢笑罗酒浆,远行辛苦忧俱忘。
故人若逢滕与梁,为言思君愁断肠。
劝君莫辞酒满觞,来宵见月遥相望。
我从白门归,君从白门去。
去辙与归轮,相逢不相聚。
穷冬百卉腓,游子遵长路。
黯黯钟山云,萧萧秣陵树。
峨峨石头城,渺渺秦淮渡。
千里涉风波,孤身犯霜露。
送子感昔游,胜事今成故。
离情不可谖,慎毋乖尺素。
玉署宿斋居,盍簪谐素约。
坐中有鸣琴,宫商时间作。
波澄楚江秋,露下九皋鹤。
流泉响幽涧,灵籁起寥廓。
维时雨初霁,微月映疏箔。
炉熏轻烟袅,烛花红烬落。
春风送馀寒,夜久觉衣薄。
清谈杂今古,亦足资一噱。
相对竟忘眠,更取茶瓯瀹。
鸡鸣整朝冠,晨钟动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