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道屋为暑雨所破为作破屋歌》
《思道屋为暑雨所破为作破屋歌》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古风

南州暑月气正溽,伏雨衣裯尽如漉。

朱方转东热更酷,渴想宫冰与夏屋。

不应天气反北行,苦寒之地炎蒸沃。

长安敝庐淫雨里,上漏下湿宁安宿。

方子新颓笼鹤亭,郑生亦失穷猿木。

郎官俸薄食指繁,原宪终辞九百斛。

伏金未伏火未流,虞书历象今难读。

安居美食古所贱,陋巷箪瓢分须足。

洛阳杜鹃湿不归,愿得羲和宅旸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郑善夫对夏日暴雨中破屋生活的深切感受。开篇即以“南州暑月气正溽,伏雨衣裯尽如漉”点出夏季暴雨的特点,衣物如同被水浸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暴雨的猛烈。接着,“朱方转东热更酷,渴想宫冰与夏屋”,通过对比,突出了暴雨带来的酷热与渴望清凉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凉爽避暑之地的向往。

“不应天气反北行,苦寒之地炎蒸沃”一句,诗人似乎在感叹天气异常,不应季节规律而反常,将寒冷之地变得炎热,形象地反映了气候变化的无常。随后,“长安敝庐淫雨里,上漏下湿宁安宿”,进一步描绘了暴雨侵袭下的破旧房屋,上漏下湿,难以安眠,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方子新颓笼鹤亭,郑生亦失穷猿木”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失去栖息之所的鹤和猿,表达了在恶劣环境中失去庇护的孤独与无助。接着,“郎官俸薄食指繁,原宪终辞九百斛”,通过对比古代贤士原宪的清贫生活,表达了自己因生活拮据而不得不放弃某些物质追求的无奈。

“伏金未伏火未流,虞书历象今难读”两句,借自然现象的变化,暗喻社会风气的变迁,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反思。“安居美食古所贱,陋巷箪瓢分须足”,则强调了古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推崇,与现代人追求物质享受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

最后,“洛阳杜鹃湿不归,愿得羲和宅旸谷”两句,以杜鹃鸟无法归家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一个温暖、安宁的避风港的愿望,同时“羲和宅旸谷”则是对太阳神的想象,象征着光明与温暖,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暴雨中破屋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开诸方语

收拾残花贴故枝,游蜂舞蝶谩纷飞。

莫教嗅著无香处,懡㦬还从旧路归。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五

天寒地冷,昼短夜长。死灰拨尽,没可商量。

昨夜三更月到窗。

(0)

浪淘沙令

黄道雨初乾。霁霭空蟠。东风杨柳碧毵毵。

燕子不归花有恨,小院春寒。倦客亦何堪。

尘满征衫。明朝野水几重山。

归梦已随芳草绿,先到江南。

(0)

效孟郊体七首·其六

弱柏不受雪,零乱苍烟根。

尚馀粲粲珠,点缀枝叶繁。

小榻如僧床,下有莓苔痕。

对此莓苔痕,三年不敢言。

莓苔傥可食,咽雪待朝暾。

岂无柏树子,不食种在盆。

(0)

贫游

厄贫作客嗟不辰,栖危更觉怀家频。

接泥渡头漫簇云,飞雪成块打倒人。

隔江黄梅山嶙峋,莫障疆场风沙尘。

巴河未放船出津,岁晚客子多苦辛。

伊谁急利行移新,茶引濡滞太不仁。

书生枉困千金身,呕尽心力无由伸。

乾坤误我此行役,徒然梦想南山宅。

庐阜要穷仙佛迹,须将姓字磨崖石。

春风春日春酒碧,脱却俗务劳双屐。

携锄剩采白云薇,只欲了此心愿归。

(0)

玉簪花

石砌秋新展绿衣,绿衣凉矗嫩琼飞。

低抽叶面几丛矮,高丛花头二寸肥。

月下自矜明艳盛,坛边谁认堕翘非。

午风扫净青蝇止,还有清香眩落晖。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