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与渔樵日往还,鹤亡蜂遁径苔班。
何人不弃寻常事,有弟相忘咫尺间。
宽网及余端已老,祥琴相尔未应閒。
但将丘壑全分付,可待移文始厚颜。
判与渔樵日往还,鹤亡蜂遁径苔班。
何人不弃寻常事,有弟相忘咫尺间。
宽网及余端已老,祥琴相尔未应閒。
但将丘壑全分付,可待移文始厚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族人刘蕃叟在隐居生活中的一段交流和感慨。首句“判与渔樵日往还”,表达了诗人与渔夫樵夫一样过着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每日往返于山林之间。次句“鹤亡蜂遁径苔班”以鹤的离去和蜜蜂消失比喻世事变迁,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如梦。
第三句“何人不弃寻常事”,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琐碎时的淡然心态,即使是亲人间,也可能因忙碌而忽视了咫尺之间的亲情。“有弟相忘咫尺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疏离,兄弟之间竟然在近在咫尺的地方都可能忘记彼此的存在。
“宽网及余端已老”暗指岁月匆匆,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宽广的胸怀和对生活的接纳。“祥琴相尔未应閒”借琴声表达诗人虽年迈但心境平和,琴音悠扬,没有闲暇之意。
最后两句“但将丘壑全分付,可待移文始厚颜”,诗人决定将人生的真谛——归隐山林,寄情山水,不再为世俗之事矫饰,只有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才会放下脸面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世故的淡泊,以及对家族亲情的深沉感慨。
赋分虽云薄,谋生亦自疏。
但令书有种,敢恨食无馀。
身病慵行立,庭荒废扫除。
寒温虽泛礼,犹辱问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