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春晚眺》
《寿春晚眺》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从征淮右身何远,怅望江南眼欲穿。

天入故乡山几点,云低旅帐路三千。

紫金草木连森戟,清镜波涛渺画船。

只恐剑锋虚用尽,平芜落日思茫然。

(0)
注释
从征:出征。
淮右:古代地区名,大致在今安徽南部。
身何远:路程遥远。
怅望:惆怅地望着。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眼欲穿:形容眼神极度渴望。
天入故乡山:天空倒映在故乡的山峦上。
云低:云层低垂。
旅帐:行军帐篷。
路三千:道路漫长,仿佛有三千里。
紫金草木:紫色的珍贵植物。
连森戟:密集排列的戟旗。
清镜:清澈如镜的水面。
渺画船:远处的画舫。
剑锋:剑尖。
虚用尽:空有锋芒却无处施展。
平芜:广阔的草地。
落日:傍晚的太阳。
思茫然:思绪迷茫。
翻译
远赴淮右征战路漫漫,心中惆怅遥望江南直到眼眸酸涩。
天空映照故乡山峦若隐若现,低垂的云朵下,帐篷之路绵延千里迢迢。
紫色的金草与密林般的戟旗相连,清澈如镜的水面映照着渺远的画舫。
只担心宝剑锋芒无处施展,夕阳下的荒原思绪纷飞,一片茫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远征途中的怀念之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从征淮右身何远,怅望江南眼欲穿"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心境,渴望能够透过遥远的距离看到心中所向往的地方。"天入故乡山几点,云低旅帐路三千"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增强了对家乡之美好与渺茫旅途之间的鲜明对比。

"紫金草木连森戟,清镜波涛渺画船"中的“紫金”可能指的是夕阳的余晖,与“清镜”的水面相映衬,营造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里的“森戟”和“渺画船”则增添了一种静谧而又稍显孤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只恐剑锋虚用尽,平芜落日思茫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剑锋虚用尽"可能暗指战争的无果或是个人力量的有限,而"平芜落日思茫然"则表现出面对战乱和离别,诗人心中那种无法排解的茫茫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切抒发,展现了古代士人的忠诚、勇敢以及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对松山

岱岳最佳处,对松真绝奇。

古心谁得貌,变态不容思。

万嶂惟全碧,四时无改枝。

依稀佺羡辈,倚树斸灵芝。

(0)

瓶中花

是处嫣红并姹紫,不知其名讶其美。

貌陋徐黄图画间,种遗嵇郑书编里。

袅风三春滟月秋,点缀山山塞景稠。

天姿未许人窥取,不共飞觞搦管流。

谁教采入磁瓶内,色香根净原无碍。

却似游仙壶峤中,纷迎驾凤骖鸾辈。

(0)

晓月

玉槃已倒试灯杯,柳眼梅心节物催。

为问一弯西岭月,曾经几度上元来。

(0)

柳絮五首·其三

簇砌铺阿色似霜,从知驹影迅堂堂。

披裘无那王恭老,泣路应怜阮籍狂。

洒宇飘飖迷蝶舞,入池喁唼惹鱼忙。

花天月地粘还滞,白白红红两不妨。

(0)

古寺疏钟

月上前村钟乍鸣,㫪容断续一声声。

早知幻有皆虚梦,逸思推敲空复情。

(0)

满庭芳.王行人诸子孙出见赋赠

垂领两髦,自綦双絇,满庭玉树辉光。

诵诗习礼,橦布作衣裳。

应是蓝田种玉,琢许多、圭珀璆琅。

令人叹,何物老妪,生此宁馨郎。

想当年生日,曾试啼声,定不寻常。

崭然露,头角怪底清扬。

休誇封胡羯末,淮南后、裔姓名芳。

君家住,虽临湓浦,华胄也称王。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