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征淮右身何远,怅望江南眼欲穿。
天入故乡山几点,云低旅帐路三千。
紫金草木连森戟,清镜波涛渺画船。
只恐剑锋虚用尽,平芜落日思茫然。
从征淮右身何远,怅望江南眼欲穿。
天入故乡山几点,云低旅帐路三千。
紫金草木连森戟,清镜波涛渺画船。
只恐剑锋虚用尽,平芜落日思茫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远征途中的怀念之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从征淮右身何远,怅望江南眼欲穿"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心境,渴望能够透过遥远的距离看到心中所向往的地方。"天入故乡山几点,云低旅帐路三千"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增强了对家乡之美好与渺茫旅途之间的鲜明对比。
"紫金草木连森戟,清镜波涛渺画船"中的“紫金”可能指的是夕阳的余晖,与“清镜”的水面相映衬,营造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里的“森戟”和“渺画船”则增添了一种静谧而又稍显孤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只恐剑锋虚用尽,平芜落日思茫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剑锋虚用尽"可能暗指战争的无果或是个人力量的有限,而"平芜落日思茫然"则表现出面对战乱和离别,诗人心中那种无法排解的茫茫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切抒发,展现了古代士人的忠诚、勇敢以及深沉的情感世界。
是处嫣红并姹紫,不知其名讶其美。
貌陋徐黄图画间,种遗嵇郑书编里。
袅风三春滟月秋,点缀山山塞景稠。
天姿未许人窥取,不共飞觞搦管流。
谁教采入磁瓶内,色香根净原无碍。
却似游仙壶峤中,纷迎驾凤骖鸾辈。
垂领两髦,自綦双絇,满庭玉树辉光。
诵诗习礼,橦布作衣裳。
应是蓝田种玉,琢许多、圭珀璆琅。
令人叹,何物老妪,生此宁馨郎。
想当年生日,曾试啼声,定不寻常。
崭然露,头角怪底清扬。
休誇封胡羯末,淮南后、裔姓名芳。
君家住,虽临湓浦,华胄也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