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嫣红并姹紫,不知其名讶其美。
貌陋徐黄图画间,种遗嵇郑书编里。
袅风三春滟月秋,点缀山山塞景稠。
天姿未许人窥取,不共飞觞搦管流。
谁教采入磁瓶内,色香根净原无碍。
却似游仙壶峤中,纷迎驾凤骖鸾辈。
是处嫣红并姹紫,不知其名讶其美。
貌陋徐黄图画间,种遗嵇郑书编里。
袅风三春滟月秋,点缀山山塞景稠。
天姿未许人窥取,不共飞觞搦管流。
谁教采入磁瓶内,色香根净原无碍。
却似游仙壶峤中,纷迎驾凤骖鸾辈。
这首诗描绘了瓶中之花的美丽与神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展现了花朵的色彩、形态和气质。"是处嫣红并姹紫,不知其名讶其美",开篇即以“嫣红”、“姹紫”点明花色之丰富,同时表达了对未知花名的惊叹与赞美。接下来,“貌陋徐黄图画间,种遗嵇郑书编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花虽在画图与书籍中被忽视,但其内在之美却难以掩盖。
“袅风三春滟月秋,点缀山山塞景稠”,进一步描绘了花随风摇曳,无论是在春日还是秋月之下,都能点缀出山川的美景,增添生机。最后,“天姿未许人窥取,不共飞觞搦管流”,表达了花的高洁与不可触及的神秘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品质。
“谁教采入磁瓶内,色香根净原无碍”,则转而描述了花被置于磁瓶之中,其颜色、香气与根部的纯净并未受到影响,依然保持原有的美好。最后,“却似游仙壶峤中,纷迎驾凤骖鸾辈”,将花比作仙境中的景象,预示着它如同仙界的使者,引领着人们进入一个充满奇幻与美好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瓶中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花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神秘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十幅拟挂东风蒲,众贤好事争挽裾。
盍不一笑留斯须,咄嗟而具成燕胥。
仙醴湛湛白玉壶,篆烟袅袅黄金炉。
骈集水豢罗山肤,彼姝者子不待呼。
袜尘相携来坐隅,炯然皓齿明眸俱。
含宫吮羽累贯珠,移柱品索凤将雏。
诙笑尽略世谫拘,诸贤堂堂吏而儒。
才猷声称雄万夫,慰藉倾倒向老迂。
风义已与古并驱,况把乐事分穷涂。
衰颜得酒失槁枯,暂容二子相映朱。
尚忆扶醉下笋舆,江滩人声杂雁凫。
一欢转头堕空虚,此欢欲继良难图。
周旋四贤偕两姝,此人此日吾知无。
我遵兔径西山麓,荆棘钩衣尘眯目。
怜渠此地费流光,君亦风餐并露宿。
遗蝗蹢躅无地皮,田禾蚕食犹孑遗。
荐饥可念劳可忍,君自坦坦人怜之。
繁昌乱山仅容鏬,一一到我马蹄下。
南村吃饭宿北村,罢极凭诗写悲唶。
即今不作劳者歌,器识视我几倍过。
脱身箠楚吾已多,简书趋走子如何。
皇家猎隽张云罗,长安知己肩相摩。
五云深深护台阁,缥缈群仙依碧落。
即看郭振起通泉,应笑卑陬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