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山县学教谕苏如愚先生谦恭乐善待予如师在任四年以母丧去职作诗以赠云》
《玉山县学教谕苏如愚先生谦恭乐善待予如师在任四年以母丧去职作诗以赠云》全文
明 / 郑真   形式: 七言律诗

白发慈亲福寿终,家山有赋托冥鸿。

蓬莱影没仙游旆,泮水声残讲席钟。

萱草生寒愁满眼,蓼莪哀赋泪填胸。

儒官归去征衫旧,须记灯前密密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真为玉山县学教谕苏如愚先生所作,表达了对苏先生谦恭乐善、对待作者如同师长的感激之情。诗中充满了对苏先生品德的赞美和对其离任后的怀念。

首联“白发慈亲福寿终,家山有赋托冥鸿”,描绘了苏先生在母亲去世后,将对故土的思念寄托于飞向天际的鸿雁之上,形象地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与怀念。

颔联“蓬莱影没仙游旆,泮水声残讲席钟”,通过想象苏先生离开后,蓬莱仙境的旗帜不再飘扬,泮水边的讲堂钟声也渐渐消逝,以此来表达对苏先生离去的惋惜和对他在教育事业上贡献的追忆。

颈联“萱草生寒愁满眼,蓼莪哀赋泪填胸”,运用了萱草和蓼莪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对母亲的怀念和哀悼,表达了作者对苏先生因母亲去世而离任的深切同情和哀思。

尾联“儒官归去征衫旧,须记灯前密密缝”,则回忆起苏先生作为儒官时,曾穿着旧衣,深夜在灯下细心缝补的情景,既是对苏先生勤勉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两人深厚情谊的回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苏先生离任前后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苏先生的敬仰和不舍。

作者介绍

郑真
朝代:明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猜你喜欢

咏蜡梅

江梅已胜犹非似,此外馀芳更堪数。

信知风格忌太高,至此从前难著语。

世间初无字可誇,且随颜色称蜡花。

醉人香味解禅定,捩眼静伫辞纷华。

徐熙画花只画神,黄筌细琐皆逼真。

要须别花如别画,只恐此心难付人。

(0)

和曾谹父中秋前六日二诗·其一

怪底暑风浅,明珠照座寒。

铺张平地锦,峻激急流滩。

吟讽千篇过,更移一字难。

少留明艳句,拂拭菊花间。

(0)

乙酉闰八月二十一日出南城游岘山壁间读东坡诗感而有作

水晶宫名凡几区,此州绝景天下无。

寒溪十里出明镜,峭壁千仞涵清虚。

平生丘壑胸次间,长情自恨无时闲。

干戈逐我出乡曲,散浪却不拘尘寰。

往时足健轻追逐,吴会山川看未足。

行来恰值积雨馀,万叠峰峦发新绿。

溪山长好人长闲,不信此州翻地轴。

流落须论塞上翁,高唱惭无郢中曲。

千年陵谷多迁变,高名长在唯称贤。

岘山上下碑在否,见说父老犹潸然。

襄阳但记羊叔子,霅上风流亦如此。

壁间谁记万瓦诗,叹息前贤泪如洗。

(0)

寄张文彦

扫叶林间一梦回,别来秋物已惊催。

书通意外殷勤语,诗寄闲中气味来。

花木成阴如结幄,庭除自转不蠲埃。

俱生北地俱流落,谁得杨枝送一杯。

(0)

和赠郑法师

仙翁八十保纯精,自解真符不送迎。

信是虚闲能却老,从教草木不知名。

交邻有兴开三径,只用无求度一生。

闻说嵌岩云石路,翁能行处我能行。

(0)

帅相生日二首·其一

季管吹灰木落洲,天边初献鹔鹴裘。

邦家袭庆因前续,岳渎储精自几秋。

秦晋君臣三昼接,安危将相百年求。

休论辟谷功成后,只恐功名卒未休。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