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头陀岩百宝台寿峰塔清水庵诸胜自江口山归得诗五章·其四》
《游头陀岩百宝台寿峰塔清水庵诸胜自江口山归得诗五章·其四》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泉涩涧语苦,风细磬声瘦。

花早山已春,天近院方昼。

癯禅肩骨巉,命以不尘寿。

笑我食肉形,未改狱相陋。

煮茗倾石垆,云丝缭吾袖。

斟酌犹未多,舌本溢岚秀。

出门窥蜧潭,侧出耀银窦。

恐其人间奔,倒影堵青岫。

灵想惭俗镌,夙梦遂今遘。

何分以此身,而为此山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头陀岩、百宝台、寿峰塔、清水庵等胜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联“泉涩涧语苦,风细磬声瘦”,以泉水的涩滞和山涧的悲苦,以及微风中细碎的钟声,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深邃的氛围,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颔联“花早山已春,天近院方昼”,通过早春的花朵和接近天空的庭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由与光明的追求。

颈联“癯禅肩骨巉,命以不尘寿”,描述了僧人的清瘦形象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尾联“出门窥蜧潭,侧出耀银窦”,描绘了作者走出山林,看到神秘的水潭和闪耀的洞穴,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最后,“何分以此身,而为此山狖”,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融入自然、成为山林之中的渴望,体现了他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效阮公诗十五首·其一

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

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

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0)

诸葛武侯祠联

行藏以道,出处因时,使无三顾频烦,亦与水镜鹿门,甘心肥遁;

成败论人,古今同慨,似此全才难得,尚有子由承祚,刻意讥评。

(0)

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其十四准公塔

石林孤塔覆寒藤,香刹拈花礼圣僧。

梵网自悬初地品,宗门独照昔时灯。

诸尘不动山云敛,五蕴皆空海日升。

应向此中寻法喜,莫教度岭问南能。

(0)

还丹歌

青龙起,白虎卧,玄武飞,朱雀坐,黄龙中央自结裹。

母怜子,子怜母,炉中结成云一朵。

(0)

乡还曲

勿于中路事空王,策杖咸须归本乡。

云水隔时君莫住,雪山深处我非忙。

寻思去日颜如玉,嗟叹回来鬓似霜。

撒手到家人不识,更无一物献尊堂。

(0)

笙歌·其二

为相雍门叹,当思执烛游。

不惜妾身难再得,方期君寿度千秋。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