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涩涧语苦,风细磬声瘦。
花早山已春,天近院方昼。
癯禅肩骨巉,命以不尘寿。
笑我食肉形,未改狱相陋。
煮茗倾石垆,云丝缭吾袖。
斟酌犹未多,舌本溢岚秀。
出门窥蜧潭,侧出耀银窦。
恐其人间奔,倒影堵青岫。
灵想惭俗镌,夙梦遂今遘。
何分以此身,而为此山狖。
泉涩涧语苦,风细磬声瘦。
花早山已春,天近院方昼。
癯禅肩骨巉,命以不尘寿。
笑我食肉形,未改狱相陋。
煮茗倾石垆,云丝缭吾袖。
斟酌犹未多,舌本溢岚秀。
出门窥蜧潭,侧出耀银窦。
恐其人间奔,倒影堵青岫。
灵想惭俗镌,夙梦遂今遘。
何分以此身,而为此山狖。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头陀岩、百宝台、寿峰塔、清水庵等胜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联“泉涩涧语苦,风细磬声瘦”,以泉水的涩滞和山涧的悲苦,以及微风中细碎的钟声,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深邃的氛围,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颔联“花早山已春,天近院方昼”,通过早春的花朵和接近天空的庭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由与光明的追求。
颈联“癯禅肩骨巉,命以不尘寿”,描述了僧人的清瘦形象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尾联“出门窥蜧潭,侧出耀银窦”,描绘了作者走出山林,看到神秘的水潭和闪耀的洞穴,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最后,“何分以此身,而为此山狖”,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融入自然、成为山林之中的渴望,体现了他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