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谢感流光,悲凉十四霜。
箧中无谏草,身后有封章。
遗曲传巴里,清风满蜀乡。
凤凰原上木,愁色日苍苍。
徂谢感流光,悲凉十四霜。
箧中无谏草,身后有封章。
遗曲传巴里,清风满蜀乡。
凤凰原上木,愁色日苍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为哀悼双亲所作的哀册之一。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逝去亲人深深的怀念与哀思。
“徂谢感流光,悲凉十四霜。” 开篇即以“徂谢”点明逝去之意,感叹时间如流水般匆匆,十四年的时间仿佛在一瞬间消逝,留下的是无尽的悲凉与哀伤。
“箧中无谏草,身后有封章。”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逝者生前未能尽职尽责、未能留下谏言或贡献的遗憾,以及对其身后仍能被后人铭记、有所贡献的欣慰。谏草,指的是古代臣子向君主进谏的奏章;封章,则是密封的奏章,表示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献身精神。
“遗曲传巴里,清风满蜀乡。” 这两句描绘了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留下的音乐(遗曲)却在巴蜀之地广为流传,其高尚的品德和清正廉洁的形象(清风)则在蜀地人民心中永存。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的影响力比作音乐和清风,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深远的影响。
“凤凰原上木,愁色日苍苍。” 最后两句以凤凰原上的树木作为象征,树木的苍老和愁云密布的天空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凤凰原,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方,此处借以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沉郁而庄重的感觉,充分体现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苍山面长溪,势若饮奔马。
层台跨其脊,万古绝萧洒。
登临惟兹时,朋从未云寡。
迢迢历榛莽,靡靡眺原野。
白云与翠霞,夐在履舄下。
穷秋向摇落,霜菊摘盈把。
赏心孰与同,幽抱欣已写。
邈矣千载期,名山俟来者。
出童公,入童公,一岭二水分西东。
前山万竹入新路,新路苍海通方蓬。
入黄甘,出黄甘,一山二水分北南。
北南百谷会江海,镇亭下注南山潭。
问君何事经二岭,辟寇辟兵探绝境。
青山两路双阙开,桑柘人烟在深井。
迢迢横过澄溪头,水风激激流人影。
篮舆落日黄泥坂,短策东风日将晚。
深竹人家少邻并,麦苗翠被铺平田。
忍饥犹自念民饥,饼饵风来一饱宽。
况今圣算穷幽遐,检括丁口究阡陌。
或说更戍起南氓,或议关防驱北客。
中原陇土少人耕,何惜就宽因去窄。
自古先王订版图,兵农合一如常式。
呜呼先王为民定军例,后王为军定民籍。
呜呼老儒临风三叹息,为国何如惜民力。
《出入二岭行》【宋·舒岳祥】出童公,入童公,一岭二水分西东。前山万竹入新路,新路苍海通方蓬。入黄甘,出黄甘,一山二水分北南。北南百谷会江海,镇亭下注南山潭。问君何事经二岭,辟寇辟兵探绝境。青山两路双阙开,桑柘人烟在深井。迢迢横过澄溪头,水风激激流人影。篮舆落日黄泥坂,短策东风日将晚。深竹人家少邻并,麦苗翠被铺平田。忍饥犹自念民饥,饼饵风来一饱宽。况今圣算穷幽遐,检括丁口究阡陌。或说更戍起南氓,或议关防驱北客。中原陇土少人耕,何惜就宽因去窄。自古先王订版图,兵农合一如常式。呜呼先王为民定军例,后王为军定民籍。呜呼老儒临风三叹息,为国何如惜民力。
https://shici.929r.com/shici/NFN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