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生玉井沈,露滴金池冷。
虚蟾与素魄,净立白云迥。
微香散客缨,止水通禅境。
忽忆东林人,临流发深省。
凉生玉井沈,露滴金池冷。
虚蟾与素魄,净立白云迥。
微香散客缨,止水通禅境。
忽忆东林人,临流发深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莲花池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凉的氛围和高洁的意境。首句“凉生玉井沈,露滴金池冷”以“玉井”和“金池”象征莲花池的珍贵与华美,通过“凉生”和“露滴”描绘出清晨的清凉与湿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环境。接下来,“虚蟾与素魄,净立白云迥”运用了月亮和云朵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纯净与超脱,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之中。
“微香散客缨,止水通禅境”则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相融合,莲花的香气弥漫,不仅净化了周围的空气,也净化了人心,让人在宁静的水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禅意。最后,“忽忆东林人,临流发深省”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深刻哲理的思考,通过回忆东林(古代佛教圣地)的人们,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精神升华的主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赤脚踏上万佛顶,全身坐断清净境。
见大光明遍法界,不见三千大千影。
一时八面俱玲珑,诸尘诸相本无踪。
色不是色空不空,莹然塞破虚空中。
怪见此番寒彻骨,无中弄得光芒出。
蓦地省得大年朝,即是正月初一日。
嫦娥开殿当高青,白光染夜生空明。
望中泠泠莹如水,碧透肉镜双瞳子。
窄袖笼春玉笋娇,援琴一鼓秋潇潇。
瑶池女子旨趣别,紫清吹下太古雪。
双鬟翠腻绾香雾,临风欲控青鸾羽。
应悔思凡谪尘土,长向花前忆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