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尘尘、重阳杯斝,山灵肯惜吾曹。
是悲秋扶病,办腰脚、一登高。
送尽西风鸿阵,又天边霜信,骤薄青袍。
剩松寥片石,乞与客题糕。问块垒、可能酒消。无聊。
且话南朝。风落帽、手持螯。
怕黄花冷觑,高城急雨,著意明朝。
眼前插萸人瘦,尽流恨、去来潮。
倚樵柯、上皇山路,暮云低尽,玄鹤不许人招。
霜鬓自搔。
避尘尘、重阳杯斝,山灵肯惜吾曹。
是悲秋扶病,办腰脚、一登高。
送尽西风鸿阵,又天边霜信,骤薄青袍。
剩松寥片石,乞与客题糕。问块垒、可能酒消。无聊。
且话南朝。风落帽、手持螯。
怕黄花冷觑,高城急雨,著意明朝。
眼前插萸人瘦,尽流恨、去来潮。
倚樵柯、上皇山路,暮云低尽,玄鹤不许人招。
霜鬓自搔。
这首词以"避尘"开篇,描绘了在重阳佳节之际,词人带着对尘世的疏离,与友人共聚,举杯赏景。他们虽身染秋病,但仍勉力登高,试图排遣愁绪。词中通过"送尽西风鸿阵"和"天边霜信"的意象,渲染出萧瑟的秋意,暗示了词人的孤寂与无奈。
接着,词人将目光投向自然,感叹只有寥寥松石可供题诗,表达内心的空虚。他借酒浇愁,但心中的块垒并未因此消解,反而在与友人闲聊南朝往事时,更显无聊。"风落帽"和"手持螯"的动作,展现了词人在节日中的随意与落寞。
词人担心菊花会嘲笑他的落魄,而明日的急雨更增添了愁绪。他看到插茱萸的人们瘦弱的身影,不禁感慨时光流逝,人生如潮水般去来无常。最后,词人独自倚在樵夫的小径上,望着低垂的暮云和远处的玄鹤,感叹岁月无情,霜白的鬓发自我抚摩,流露出深深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展现了词人面对疾病和人生沧桑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