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重踏秣陵春,便觉威加析木津。
尺五去天沙路近,八千为岁寿杯新。
休论沧海长生药,要是清朝不死人。
万目睽睽观燮理,纪元真欲称熙淳。
自公重踏秣陵春,便觉威加析木津。
尺五去天沙路近,八千为岁寿杯新。
休论沧海长生药,要是清朝不死人。
万目睽睽观燮理,纪元真欲称熙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某位官员(邦衡)生日所作的祝寿诗。首句“自公重踏秣陵春”表达了对这位官员在春天回到金陵(秣陵)的敬意,暗示其地位显赫,春风得意。次句“便觉威加析木津”进一步赞美其影响力,析木津象征着权力中心,表明其威望远播。
第三句“尺五去天沙路近”,尺五形容距离极近,可能暗指皇帝身边,沙路则可能是宫廷之路,表达对官员深受信任的恭维。第四句“八千为岁寿杯新”以夸张的手法,祝其长寿,寓意其年高德劭,值得庆祝。
第五句“休论沧海长生药”借长生药典故,寓言般地表示对方无需追求长生不老,因为其在现实中的成就已足以令人尊敬。最后一句“万目睽睽观燮理,纪元真欲称熙淳”,“万目睽睽”形容众人的关注,说明其治理有方,受到广泛认可;“熙淳”则预祝国家政治清明,时代繁荣昌盛。
整首诗通过赞美和祝福,展现了对邦衡的尊崇以及对其政绩的肯定,语言含蓄而富有深意。
普地南薰风,不入穷士门。
幸免冻馁忧,天已深其恩。
十载守迂讷,著述多妙文。
谁怜卷轴外,但馀椽屋存。
槁颜石同瘦,衣有秋苔痕。
坐享空山年,风雨清其魂。
尘逵起岩崅,骏足难轶奔。
安见无底钵,可贮方壶云。
客中度春少欢绪,而况春来别客去。
平郊媚雨蘼芜多,莺尾曈昽上阳曙。
饯之以酒春不知,帘阴胡蝶飞迟迟。
今朝春巷花漂雪,昨夕春灯人画眉。
侠客近无五陵骑,故人远有夜郎悲。
笙歌谁家烛光短,碧桃一枝红未断。
忽忆吾庐山下村,绕屋筼筜海天远。
孤孑心情悲艳阳,细腻流光误初暖。
送春兼送燕子归,乌衣子弟今有谁?
我还梦打西湖棹,三尺鲥鱼芦笋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