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意四章·其二》
《寓意四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移想若有属,愿在天故违。

瞢瞢已犹惑,惘惘将告谁?

握表测弦月,魄隐无蚀规。

道路重形相,但訾光明亏。

潜神自贞素,运息通希微。

移兰置他室,不掩风芳菲。

(0)
鉴赏

这首诗《寓意四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与感悟。

首句“移想若有属,愿在天故违”以设问的方式,提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或挣扎。接着,“瞢瞢已犹惑,惘惘将告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迷茫与困惑的情绪,似乎在寻求解答却又找不到方向。

“握表测弦月,魄隐无蚀规”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变幻无常,月亮的盈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起落,而“魄隐无蚀规”则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的渴望,尽管现实总是充满变化。

“道路重形相,但訾光明亏”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这里的“訾”字,意为批评或指责,诗人似乎在反思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指出人们往往关注事物的缺失而非其本质的光明。

“潜神自贞素,运息通希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我修养的追求,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纯净与和谐,以及对宇宙自然规律的理解与顺应。

最后,“移兰置他室,不掩风芳菲”以兰花的转移为例,寓意着改变环境或位置并不意味着失去价值,反而可能让美好更加凸显。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乐观态度,也是对生活哲学的一种深刻阐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生体验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和宇宙规律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观和哲学思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月明泛小孤山下

烟水月明处,中流一溯洄。

湖过彭蠡尽,湖到小孤回。

独鹤掠舟过,神鱼听曲来。

不知疏柳岸,长笛为谁哀。

(0)

萧友松自京回,以近作散体文相质,喜其得事友之益,因以题赠

才经泰岱涉黄河,眼界空宽感慨多。

博览古人期自得,盱衡世事欲如何。

还从阅历收心性,细验功夫赖切磋。

实地终须由近取,尘氛且息漫蹉跎。

(0)

李澜九广文由武宁学保举知县,入京顺道过访,赠言为别

风俗还从教化敦,经生吏治本同原。

家承忠孝猷先裕,学本师儒道自尊。

宦海虽宽求实地,官场要冷守清门。

勋阶上溯头衔重,好念先芬报国恩。

(0)

贺宋响泉得余干县教谕

同学回思并少年,白头相笑两青毡。

申公应诏原非晚,汲郡扶舆况在前。

国子师尊符望重,乡邦耆旧系情偏。

愿君多采芝山秀,洛社归来话众仙。

(0)

题黄深坞诗册

磨盾锋犹锐,从戎笔肯投。

好音今在泮,豪气尚凌秋。

风雅尊坛坫,家声继冶裘。

文章堪报国,何事羡封侯。

(0)

舟中书所见四首·其二

对河方赛神,祈福人穰穰。

顺逆风无心,任尔舟来往。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