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吕袁刘电扫空,阿瞒独步骋奸雄。
岂知权备皆人杰,未肯全将鼎付公。
董吕袁刘电扫空,阿瞒独步骋奸雄。
岂知权备皆人杰,未肯全将鼎付公。
这首诗《魏武帝》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曹操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复杂性格和历史事件深刻理解的独特视角。
首句“董吕袁刘电扫空”,以“电扫空”这一形象化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暗示了这些英雄豪杰在历史长河中的短暂辉煌与迅速更迭。
次句“阿瞒独步骋奸雄”,点名了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以其智谋和权术独步天下,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里的“奸雄”一词,既包含了对曹操政治手腕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复杂性格的评价。
后两句“岂知权备皆人杰,未肯全将鼎付公”,则进一步探讨了曹操的治国理念和用人策略。权备,即刘备与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曹操识人之明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曹操在权力交接上的谨慎态度,未将国家大业全然托付给某一人,体现了其深谋远虑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还蕴含了对历史进程的思考,以及对人性复杂性的反思。通过对比曹操与其他历史人物,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权力、智慧与道德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世情迁变总由他,冷眼相看只此花。
露叶霜枝愁不语,主人明日又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