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二首·其一》
《七夕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无奈家家乞巧何,岂知天上拙人多。

唤他乌鹊辛勤杀,才得扶舁渡浅河。

(0)
翻译
人们无可奈何地家家户户乞求巧艺,
却不知天上的神仙中也有笨拙之人。
注释
无奈:无可奈何,表示感到没有办法。
家家乞巧:家家户户庆祝七夕节,乞求女子的手工技艺更巧。
天上拙人:指天宫中的笨拙神仙,可能暗指织女等手艺不佳。
唤他乌鹊:传说七夕鹊桥由乌鹊搭成,此处呼唤它们帮忙。
辛勤杀:形容乌鹊忙碌辛苦地工作。
扶舁:抬举、搬运,这里指乌鹊帮助过河。
浅河:比喻银河,因传说中鹊桥是为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而搭在银河上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家生活的艰辛和对上天不平之感。开篇“无奈家家乞巧何”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渴望与无奈,"岂知天上拙人多"则是对命运不公的感慨,暗示世间许多才智之人未能得到相应的成就。接下来的“唤他乌鹊辛勤杀”写出了农家日常生活中驱赶害鸟以保护庄稼的情景,而“才得扶舁渡浅河”则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在困难面前的不懈努力,仅为生存而已。

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一种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与辛酸。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农民对于天命的无力感,以及在自然灾害和社会压迫之下所展现的人性坚韧不拔的一面。

诗句简练而富有深意,通过鲜明的对比和形象的描绘,将人们内心的矛盾与外界的艰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一首情感真挚、思想深刻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子端山水同裕之赋

辽鹤归来万事空,人间无地著诗翁。

只留海岳楼中景,长在经营惨淡中。

(0)

感遇十首·其六

妍媸苟不现,无盐诋西施。

贪廉苟不著,盗蹠罪伯夷。

人心岂尽亡,神鬼难久欺。

水浊不见月,水清石离离。

吁嗟转瞬间,儇诡何所施。

(0)

岁暮歌三章·其一

若有人兮在山椒。衣云锦兮佩琼瑶。

持芳芬兮犹豫,将谁赠兮心烦劳。

太息兮遐睇,路漫漫兮山嶕峣。

(0)

范蠡

功成邀爵岂无情,乌喙终难共令名。

紫绶能捐身不死,黄金空铸象如生。

五湖散发鸥同泛,片席悬秋月自明。

我欲乘舟问烟水,白蘋遥隔暮云横。

(0)

衣轩堂翁汇梓太翁诗稿赐教赋赠

搜罗遗草缮芸篇,锦绣堆成制锦年。

不对玉冰怀凛凛,焉能弓冶意拳拳。

循声震叠优文献,惠政沾濡遍蜀燕。

健翮高骞程万里,伫看德报擢旬宣。

(0)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十

把斋须待见星餐,经卷同翻普鲁干。

新月如钩才入则,爱伊谛会万人欢。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