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枝·其一》
《荔枝·其一》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古风

南州积炎德,嘉树凌冬绿。

薰风海上来,丹荔逾夏熟。

煌煌锦绣林,亭亭翡翠屋。

鹊头烂晨霞,天酒莹寒玉。

流声感中华,采掇如不足。

开元百马死,汉堠五里促。

君王玉食间,此荐知不辱。

迨今糟粕馀,犹足惊凡目。

忆初成上林,四方会奇木。

使臣得安榴,天马来首蓿。

拔芽自幽遐,托地幸渗漉。

我欲咎真宰,喟兹限荒服。

将非名实雄,百果为羞缩。

区区化工意,聊尔存众族。

(0)
鉴赏

这首诗《荔枝(其一)》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荔枝独特魅力的欣赏。

首先,诗中以“南州积炎德,嘉树凌冬绿”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荔枝树比作具有深厚德行的佳木,在严冬依然生机勃勃,暗示荔枝树生命力的顽强和不畏艰难的精神。接着,“薰风海上来,丹荔逾夏熟”,通过季节的变化,描绘了荔枝在温暖的海风中成熟的情景,强调了荔枝的独特生长环境和成熟的季节性特点。

“煌煌锦绣林,亭亭翡翠屋”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荔枝树的美丽景象,将荔枝树比作色彩斑斓的锦绣和翠绿的房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荔枝树的茂盛与生机。随后,“鹊头烂晨霞,天酒莹寒玉”则通过晨光中的荔枝和清澈如玉的酒液,进一步烘托出荔枝的色泽之美和清新的气息。

“流声感中华,采掇如不足”表达了荔枝在中华大地上的声名远播,以及人们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即使采摘也感到不够满足。接下来,“开元百马死,汉堠五里促”通过历史典故,暗示了荔枝在古代就备受推崇,成为皇家宴席上的珍品。

“君王玉食间,此荐知不辱”则表达了荔枝在宫廷宴会上的地位,说明荔枝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能够经受得起最严格的品尝考验。最后,“迨今糟粕馀,犹足惊凡目”指出即便经过时间的沉淀,荔枝仍然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多角度描绘,不仅赞美了荔枝的外在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价值,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荔枝独特魅力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二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

碧涧苍崖玉四围。东君剪水散明玑。

半开桃杏不胜威。

疑是群仙游阆苑,歌云舞蝶斗高飞。

珠幢玉节送人归。

(0)

飞霞洞谢公岩呈元量

谢公遗躅閟苍苔,乘兴飞霞得得来。

洞锁暮云松偃蹇,江涵白月影徘徊。

吾曹趣了痴儿计,萝径难留俗驾回。

安得麻姑能送酒,他时藉草共传杯。

(0)

十六夜待月溪滨风露浩然宵中不寐

昨夜中秋月,高唐妒素娥。

凭谁脩玉户,未觉减金波。

练净前溪水,银侵左界河。

浩然风露爽,通夕祗长哦。

(0)

世子燕席索诗

乾坤气运会贞元,皓月腾空息瘴烟。

北阙星驰新诰命,南郊春转旧山川。

存诚乃可必事帝,保国无如是畏天。

光觐紫宸归化锦,山河带砺保千年。

(0)

途中阻雨

高云无急雨,飞洒如丝轻。

幽人动羁思,冒雨登归程。

风来晓烟乱,云破春山明。

眷言憩荒馆,我怀有馀情。

壶中载浊酒,饮罢还自倾。

酒尽兴不尽,关关山鸟鸣。

(0)

虞美人.次韵叶少蕴怀隐庵作

方壶小有人谁到。底事春知早。使君和气粲如花。

更筑百花深处、驻春华。云关远枕苕溪浅。

未放归怀展。看残红紫绿阴斜。

鸾凤干霄却上、玉皇家。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