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
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
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一首作品,虽然标注的是梦中与人论神仙道术,但从诗的内容来看,更像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表达。诗歌以“析尘妙质本来空”开篇,即点出了作者对于尘世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认为一切都来源于虚无。此后,“更积微阳一线功”则是对内心修炼、积累精神力量的描写,表明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俗、达成精神自在的愿望。
“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这两句通过描绘夜晚独处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孤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切体验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而“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则是借用道家修炼之术,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修炼达到炉火纯青、物我两忘境界的追求。
末尾的“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一句,则是在向自然界的神灵传递信息,希望自己能在精神上与大自然合为一体,而“我 何穷”的自问,也反映出诗人对自身修行境界的追求和自我探索。
整首诗通过深邃的意象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苏轼对于超脱尘世、达成精神自由的深切向往,以及他那独到的内在世界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