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云惨淡月无光,铁骨寒飞六月霜。
秋水倒流惊化石,溪烟不动怨鸣螀。
缑山鹤驭空回首,巫峡猿声总断肠。
薤露疾摧庭畔草,悲风吹梦到池塘。
阴云惨淡月无光,铁骨寒飞六月霜。
秋水倒流惊化石,溪烟不动怨鸣螀。
缑山鹤驭空回首,巫峡猿声总断肠。
薤露疾摧庭畔草,悲风吹梦到池塘。
这首诗《悼亡》由清代诗人黄德贞所作,以阴沉的氛围和凄凉的意象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首联“阴云惨淡月无光,铁骨寒飞六月霜”以阴云密布、月色暗淡、寒霜覆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凉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寒冷的离别。颔联“秋水倒流惊化石,溪烟不动怨鸣螀”通过秋水倒流、石像被惊动以及溪边静止的烟雾中传来的蝉鸣,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暗示了逝者与生者的分离。颈联“缑山鹤驭空回首,巫峡猿声总断肠”运用典故,借缑山仙鹤和巫峡猿猴的哀鸣,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者内心的痛苦,仿佛在诉说对逝去时光的不舍与对未来的迷茫。尾联“薤露疾摧庭畔草,悲风吹梦到池塘”以薤露(草名)迅速枯萎、悲风将梦境吹向池塘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哀伤的延续,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悼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悼亡主题的复杂性和深度,是黄德贞悼念亡者之作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