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宁化白水砌甲子春》
《宁化白水砌甲子春》全文
宋 / 黄大受   形式: 五言律诗

雪瀑从天下,馀流亦建瓴。

双崖秋气逼,九地殷雷声。

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

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

(0)
注释
雪瀑:形容瀑布像雪一样洁白。
馀流:剩余的水流。
建瓴:比喻水流迅速,势不可挡。
双崖:两边的山崖。
秋气:秋天的气息。
九地:大地深处。
殷雷声:低沉的雷声。
虎穴:比喻艰险的地方。
蛟涎:蛟龙口水,比喻危险或不祥之物。
草木腥:形容草木带有腥味。
鹾:盐。
由此径:通过这条路。
不堪行:难以行走。
翻译
瀑布从天际倾泻而下,剩余的水流如同倾倒瓶中的水。
两崖间秋意浓重,仿佛大地深处传来沉闷的雷鸣声。
这山川之地犹如猛虎洞穴般危险,草木间弥漫着蛟龙口水的腥味。
背着盐的行人选择这条小路,日后恐怕难以再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宁化白水砌(可能是指一处山水景观)在春天时节的壮丽景象和独特的氛围。首句"雪瀑从天下"形象生动,以雪瀑比喻瀑布之大,仿佛自天而降,气势磅礴。"馀流亦建瓴"进一步强调水流的奔腾不息,犹如倾泻的瓶中水。

"双崖秋气逼"暗示了环境的清冷,秋天的气息似乎穿透了两崖,增添了画面的萧瑟感。"九地殷雷声"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瀑布撞击地面的声音如同雷鸣,震撼人心。

接下来的两句"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则通过险峻的山川和草木的腥味,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危险的气氛,仿佛隐藏着猛兽或深渊。

最后两句"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想象,虽然眼前景色壮观,但日后行走此径可能会感到艰难,暗示了道路的崎岖和未知的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宁化白水砌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黄大受
朝代:宋

黄大受,字德容,自号露香居士,南丰(今属江西)人。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遗著《露香拾稿》,于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其子伯厚仕鄞时,请应?、郑清之作序。事见本集卷首序及有关诗。 黄大受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
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
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
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

(0)

送李中丞、杨判官

射策名先著,论兵气自雄。
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
流水蒹葭外,诸山睥睨中。
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

(0)

晚春送吉校书归楚州(吉中孚曾为道士)

祐自顾衰容累玉除,忽承优诏赴铜鱼。
江头鸟避青旄节,城里人迎露网车。
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
更枉新诗思何苦,离骚愁处亦无如。

(0)

与从弟正字、从兄兵曹宴集林园

竹窗松户有佳期,美酒香茶慰所思。
辅嗣外生还解易,惠连群从总能诗。
檐前花落春深后,谷里莺啼日暮时。
去路归程仍待月,垂缰不控马行迟。

(0)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适字

大名掩诸古,独断无不适。
德遂天下宗,官为幕中客。
骊山浮云散,灞岸零雨夕。
请业非远期,圆光再生魄。

(0)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浅字

吾师继微言,赞述在坟典。
寸禄聊自资,平生宦情鲜。
逶迟东州路,春草深复浅。
日远夫子门,中心曷由展。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