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瀑从天下,馀流亦建瓴。
双崖秋气逼,九地殷雷声。
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
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
雪瀑从天下,馀流亦建瓴。
双崖秋气逼,九地殷雷声。
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
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
这首诗描绘了宁化白水砌(可能是指一处山水景观)在春天时节的壮丽景象和独特的氛围。首句"雪瀑从天下"形象生动,以雪瀑比喻瀑布之大,仿佛自天而降,气势磅礴。"馀流亦建瓴"进一步强调水流的奔腾不息,犹如倾泻的瓶中水。
"双崖秋气逼"暗示了环境的清冷,秋天的气息似乎穿透了两崖,增添了画面的萧瑟感。"九地殷雷声"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瀑布撞击地面的声音如同雷鸣,震撼人心。
接下来的两句"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则通过险峻的山川和草木的腥味,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危险的气氛,仿佛隐藏着猛兽或深渊。
最后两句"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想象,虽然眼前景色壮观,但日后行走此径可能会感到艰难,暗示了道路的崎岖和未知的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宁化白水砌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
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
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
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
射策名先著,论兵气自雄。
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
流水蒹葭外,诸山睥睨中。
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
大名掩诸古,独断无不适。
德遂天下宗,官为幕中客。
骊山浮云散,灞岸零雨夕。
请业非远期,圆光再生魄。
吾师继微言,赞述在坟典。
寸禄聊自资,平生宦情鲜。
逶迟东州路,春草深复浅。
日远夫子门,中心曷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