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山秋眺》
《观山秋眺》全文
清 / 李枝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破晓秋光泼眼鲜,俯窥鳀壑立霞巅。

轻烟一点扶桑岛,凉籁千山落木天。

劫火才烧亭畔佛,引风还望海中仙。

老僧遥指惊涛外,认得归来日本船。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枝青的《观山秋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山景图。首句“破晓秋光泼眼鲜”以清晨的秋日阳光为背景,形象地写出光线明亮而鲜艳,仿佛泼洒在眼前,充满生机。接下来,“俯窥鳀壑立霞巅”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下俯瞰山谷,只见红霞满天,景色壮丽。

“轻烟一点扶桑岛”运用了神话中的“扶桑岛”意象,暗示远方的岛屿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而“凉籁千山落木天”则通过“凉籁”(秋天的声音)和“落木”(落叶),描绘出山间秋风吹过,落叶飘零的宁静与萧瑟。

“劫火才烧亭畔佛”一句,诗人巧妙地将佛教元素融入自然景象,想象山亭边的佛像似乎刚刚经历过一场劫火,增添了历史沧桑感。最后一句“老僧遥指惊涛外,认得归来日本船”,通过老僧的指点,引出海上的画面,暗示远方有船只归航,与首句的“泼眼鲜”形成呼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或远方的期待和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秋日山水的独特感受和对远方的遐想。

作者介绍

李枝青
朝代:清

李枝青,字兰九,号芗园,别号西云,福安人。道光壬午举人,历官乍浦同知。有《西云诗钞》。
猜你喜欢

次韵云居诠上人有感

招谤坐多谈,近稍遵寡语。

仰嗟浊恶世,友道终愧古。

君独淡无营,诵经如谷布。

见人作白眼,此意吾亦与。

十年云水间,所至每同处。

旧游虽陈迹,历历尚可数。

更期秋风高,结伴湘山去。

我生无寸长,百事仍莽卤。

不知独何修,得与君辈伍。

无乃造物者,不杀念痴鲁。

云居无所为,粥饭听钟鼓。

不材获饱暖,此德荷佛祖。

诗成自誇笑,闻者亦惊顾。

已决寡语堤,事过乃知误。

毕卓卧瓮边,谢琨挑邻女。

见之独傲然,真情人不怒。

君能识此意,吾语亦可恕。

(0)

狱中暴寒冻损呻吟

由心有痴爱,痴爱乃有业。

因业疾病生,痛此百骨节。

声相成呻吟,齿颊空咬龁。

侧眼看圜扉,以手枕匣褉。

观此心无形,安得有业结。

业结如空华,病宁有枝叶。

方作是念时,颠倒想即灭。

心造古佛样,路入法界辙。

稽首甘露味,销此烦恼热。

(0)

何忠孺家有石如砚以水灌之有枝叶出石间如岩桂状为作此

君不见海门比丘海为家,说法光明生齿牙。

坐令十二缘生浪,幻出定慧青莲华。

又不见佛图澄师气迈往,披拳山川俱在掌。

从来身世无二法,勿作情与无情想。

何如巴邱老居士,声名雷霆喧一世。

迩来趣味等头陀,山中儿嬉杂童稚。

宅相天藏公发之,卷帘万山登睫眉。

粪除得石大如砚,中有傲霜岩桂枝。

婆娑望之花六出,熟视直气终不屈。

言不得意以象传,桂枝馨香石介然。

(0)

与舍弟饮二首·其二

湿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

诗中何等语,酒后那复知。

黄菊遂行迈,径去不复辞。

拒霜犹屈强,其势何能为。

但问酒有无,勿计官高卑。

江边捕鱼郎,教我当啜醨。

(0)

闻东坡贬惠州

元气脱形数,运动天地内。

东坡未离人,岂比元气大。

天地不能容,伸舒辄有碍。

低头不能仰,闭口焉敢欬。

东坡坦率老,局促因难耐。

何当与道俱,逍遥天地外。

(0)

杂诗二十首·其十五

覆载宜然等,寒暄乃尔殊。

雪曾前岁有,地过此邦无。

煮海鲸鲵动,烹山虎豹呼。

南来何所得,诗语带娵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