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古.隐居》
《集古.隐居》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此去秦关路几多,中原无鹿海无波。

荷蓑不是人閒事,造物小儿如子何。

(0)
鉴赏

这首诗《集古·隐居》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此去秦关路几多”,以“秦关”象征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通过提出“路几多”的疑问,暗示了通往理想生活之路的艰辛与遥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途的探索精神和坚定决心。

次句“中原无鹿海无波”,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中原无鹿”和“海无波”分别象征着社会的安宁与自然的平静,以此来表达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没有战乱,没有纷扰,一片祥和。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动荡不安的不满与逃避。

第三句“荷蓑不是人閒事”,直接点明了隐居生活的主题。荷蓑,即荷锄披蓑衣,是农耕生活常用的工具和装束,这里借指隐居者的生活方式。诗人强调,隐居并非闲适之事,而是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和坚持的。这既是对隐居生活的实际描述,也是对追求理想生活所需付出努力的一种肯定。

最后一句“造物小儿如子何”,以“造物小儿”比喻自然界的创造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无奈。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限制与挑战,诗人似乎在问:面对如此强大的自然力量,人类又能如何?这句话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不可抗力时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其五皇后閤

殷雷金钥千门邃,斜月璇题六寝深。

禁柳护寒鸦未起,求衣已献晚朝箴。

(0)

陪郡侯出郊劝农·其四

争问官侬子谓谁,看来似不是农师。

向人羞道闲陪涉,说与豳风七月诗。

(0)

雨中次韵·其一

积多云鹤岩前雨,种遍长松墓上田。

丰歉相乘天有数,今年管取斗三钱。

(0)

杨花

旧雨人无半迹来,惺惺独坐眼慵开。

却嫌飞絮犹多事,点破门前一径苔。

(0)

初霜

庭下晓来霜,菰顿芭蕉折。

络石瘦菖蒲,独抱青青节。

(0)

江头寄致远·其一

箕斗光移析木津,踏霜扶醉不惊尘。

夜寒应是梅花觉,半敛愁容婉待春。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