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兰花慢.维扬怀古》
《木兰花慢.维扬怀古》全文
元 / 张可久   形式: 词  词牌: 木兰花慢

笑多情明月,又随我,上扬州。

爱十里珠帘,千钟美酒,百尺危楼。风流。

聒天笳鼓,记茱萸、漫下菊花酒。

淮水东来渺渺,夕阳西去悠悠。巡游。当日锦帆收。

翠柳缆龙舟。但老树寒蝉,荒祠野鼠,古渡闲鸥。

娇羞。美人如玉,算吹箫、座客不胜愁。

未可腰钱鹤背,且将十万缠头。

(0)
鉴赏

这首元代张可久的《木兰花慢·维扬怀古》是一首抒发怀旧之情的词作,以扬州为背景,通过描绘明月、珠帘、美酒、高楼等意象,展现出扬州昔日的繁华与风流。词中运用了“淮水东来”、“夕阳西去”的时空意象,寓言历史的流转,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追忆。

“笑多情明月,又随我,上扬州”开篇即以月亮的多情引出对扬州的向往,明月与词人一同游历,渲染出一种悠然的氛围。“爱十里珠帘,千钟美酒,百尺危楼”则具体描绘了扬州的繁华景象,珠帘、美酒和高楼都体现了扬州的富庶与奢华。

“风流”一词承上启下,转入对扬州乐事的回忆,笳鼓声喧闹,茱萸酒香浓,展现了当时的热闹与欢乐。“淮水东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感慨,暗示扬州曾是繁华的中心,而今却只剩下流水和落日的孤独。

“巡游”之后,词人笔锋转向现实,锦帆已收,龙舟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老树、寒蝉、荒祠和闲鸥,这些景象透露出扬州的衰败与寂寥。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人如玉”一句,以美人象征昔日的繁华,而“吹箫、座客不胜愁”则表达了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深深哀愁。

最后,词人以“未可腰钱鹤背,且将十万缠头”作结,表达了对金钱的淡泊态度,宁愿怀念过去的繁华,也不愿沉溺于物质财富,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扬州古今风貌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张可久

张可久
朝代:元   字:可久   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肖像(林晋生作)可久   籍贯: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   生辰:约1270~1348以后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猜你喜欢

洞仙歌.题林子有㣼盦填词图卷

灵均往矣,剩蓉裳兰佩。赖有人兮大词苑。

数千秋、几个飞梦高寒,余子辈、枉费鹃愁蛩怨。

浮云孤月里,唱丽酬妍,偷减求之去偏远。

特地扇莆风,芳洁天成,尘衮衮、心仍霄汉。

试问讯、城东旧铜仙,祗忍泪看天,岁寒遥伴。

(0)

步虚词.用换韵体题叶小鸾女士疏香阁主银影卷

已等镜空弦寂,早忘玉烂香销。绛霄吹落凤凰毛。

想惹仙人烦恼。绝代芳蕤易谢,传家副墨偏工。

掌书例入易迁宫。聊仿西青谈梦。

(0)

霓裳中序第一.壬戌春莫过城西草堂,读壁间词句,悽婉清丽,款为梅边吹笛客重九对芙蓉作。予自抱骑省之戚,益复无聊,睹此新词,能无枨触,依韵和之

芳园草自碧。过客心伤弄春色。到此闷怀愁积。

趁绿柳门深,红阑桥仄。摩挲艳笔。

怅者番、妍媚非昔。疏帘外、乱红成阵,惨绝抚瑶瑟。

休息。春归何急。悔旧日、花浓未摘。滋培难借琼液。

只有限芳情,霎时孤寂。飘零谁更惜。

任付与、颓垣狼籍。难遣窗纱新月,顾影诉蟾魄。

(0)

帝台春.春日薄游,酒边感遇,赋示霜厓

梅市雪落,风光遍京洛。

还念旧狂,倚玉芳樽,眠香朱阁。

閒却调筝柔素手,凤帏畔、嫩红谁握。

叹春来、倦旅花时,天涯飘泊。秦箫乐。欢似昨。

楚枕约。梦偏各。

向艳景嬉游,病恹恹也,恨锁两眉愁萼。

前日因谁暂抛了,今夕等閒又思著。

待说与教知,怕笼鹦轻觉。

(0)

庆春宫.西园赏菊,镫畔一丛,冷艳动人,醉折花枝,感吟成调

碧剪镫啼,红揩镜笑,秋光煖护钗蝉。

冷蚁浮杯,醉蜂簪帽,露华点点香残。

素心金铸,泪绡里、斜阳半阑。

晚妆帘卷,小结盘虬,弄影婵娟。犹疑老圃尊前。

浓麝沈薰,背理羞鸾。

点屐霜腴,扶纱烟瘦,东篱载梦轻还。

一壶凉讯,雁声逗、西风鬓斑。

澹然凝对,真色罗屏,野服黄冠。

(0)

减字浣溪沙.美人脐

可可珠容半寸余。麝熏温腻较何如。

带罗微勒惜凝酥。

酒到暂能酡绛靥,药香长藉煖琼肤。

梦中日入叶祯符。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