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无党留别》
《次韵无党留别》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涛波万木撼新秋,却笑茅庐似叶舟。

我但萧疏眠颍尾,君方矍铄向壶头。

早凉已喜无残暑,老别当须似壮游。

黄木扶胥最奇处,想留句子待浮洲。

(0)
注释
涛波:江涛。
新秋:初秋。
茅庐:简陋的房屋。
叶舟:像叶子般的小船。
萧疏:简朴、清闲。
矍铄:精神饱满,健壮。
壶头:比喻人生的巅峰或重要阶段。
早凉:清晨的凉爽。
残暑:残留的暑热。
壮游:壮年时期的远游。
黄木扶胥:可能指一处风景名胜。
奇处:奇特的地方。
句子:诗篇。
浮洲:江中的小岛。
翻译
江涛汹涌,万木在秋天的新气息中摇曳,我却笑那茅屋如同一片小舟在其中摇摆。
我只愿在颍水之尾过着简朴的生活,而你正值壮年,正活跃在人生的巅峰期。
清晨的凉意让我欢喜,因为暑气已消,就像年轻时的远游一样畅快。
在那黄木扶胥的奇特之地,我想留下诗句,期待它们随流水漂流到远方的浮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离别时的情感。"涛波万木撼新秋"写出了秋风凄猛,树木摇晃的场景,而"却笑茅庐似叶舟"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茅庐(一种用草编织的船)的喜爱,如同对待一艘小船一般。接下来的"我但萧疏眠颍尾,君方矍铄向壶头",则是诗人在描述自己静卧于简单的住所,而朋友却在精美的居所中,这里通过“萧疏”和“矍铄”的对比,展示了两种生活状态的差异。

"早凉已喜无残暑,老别当须似壮游"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凉爽气候的喜悦,以及面对离别时的豁达态度。最后,"黄木扶胥最奇处,想留句子待浮洲"则是诗人想要在一个特别的地方(黄木)留下自己的诗句,以此来纪念这次离别。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禅人写真求赞·其三

阿侬是谁,恰恰相随。眉毛垂眼尾,鼻孔压唇皮。

默默机轮何处转,玉人踏破吠琉璃。

(0)

游龟山和何学士

一宿曹溪今乃时,永嘉想见未忘兹。

如何淮风遏行色,不得扶杖相参随。

斯须佳惠玩珠璧,璨然倾泻胸中奇。

词锋明锐许谁敌,禅悦清酣还我追。

约君入社背时事,种藕著华春满池。

道在金兰端未艾,回头阅世真儿嬉。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六一

木有火伤身,人有火伤神。

木无火不生,人无火不成。地水风火,亦复如是。

四大普周同法界,各各普周无障碍。

只者普周无碍时,自然无坏无不坏。

(0)

颂古一百则·其二十四

玄沙太刚,长庆少勇,南山鳖鼻死无用。

风云际会头角生,果见韶阳下手弄。

下手弄,激电光中看变动。

在我也能遣能呼,于彼也有擒有纵。

底事如今付阿谁,冷口伤人不知痛。

(0)

颂古一百则·其六十六

规圆矩方,用行舍藏。

钝置栖芦之鸟,进退触藩之羊。

吃人家饭,卧自家床。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玉线相投透针鼻,锦丝不断吐梭肠。

石女机停兮夜色向午,木人路转兮月影移央。

(0)

颂古一百则·其四十四

丝纶降,号令分,寰中天子,塞外将军。

不待雷惊出蛰,那知风遏行云。

机底联绵兮,自有金针玉线。

印前恢廓兮,元无鸟篆虫文。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