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柯华辅联》
《挽柯华辅联》全文
清 / 曾国藩   形式: 对联

诗卷我曾看,劫后文章多苦语;

老儒天不负,阶前兰桂有奇芬。

(0)
鉴赏

此挽柯华辅联,出自清代曾国藩之手,其文笔深沉,情感真挚,蕴含着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对其生平的深刻理解。

“诗卷我曾看”,开篇即点明曾国藩曾阅读过柯华辅的诗作,暗示两人之间有过文学上的交流与共鸣。接着,“劫后文章多苦语”一句,道出了柯华辅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仿佛在历经人生风雨之后,以文字倾诉内心的苦楚与坚韧。

“老儒天不负”,是对柯华辅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扬。老儒,既指年长的学者,也暗含对柯华辅智慧与学识的认可。这一句表达了对柯华辅虽已离世,但其学问与精神却未被遗忘,犹如上天对其才德的肯定与褒奖。

“阶前兰桂有奇芬”,以“兰桂”比喻人才,象征柯华辅如同兰花般高洁,又如桂花般香远益清,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更在品格上展现出非凡的风范。这句不仅是对柯华辅个人才能的赞美,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颂扬,寓意其精神如同阶前的兰花与桂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长久地影响着后人。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对柯华辅的深切怀念与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曾国藩对文学与人才的深刻见解与尊重。

作者介绍
曾国藩

曾国藩
朝代:清   字:伯函   号:涤生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生辰: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猜你喜欢

水龙吟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0)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有,欲欢无复似当时。

(0)

初入湘中有喜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

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

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0)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0)

夜潮

禁得钱塘江上潮,恼人偏在可怜宵。

头颅如许更能白,魂魄几何仍欲消?

浊浪渐高河影没,雄风未尽雪山遥。

西流力尽还东下,月满空江共寂寥。

(0)

贺新郎.纤夫词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

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