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卷我曾看,劫后文章多苦语;
老儒天不负,阶前兰桂有奇芬。
诗卷我曾看,劫后文章多苦语;
老儒天不负,阶前兰桂有奇芬。
此挽柯华辅联,出自清代曾国藩之手,其文笔深沉,情感真挚,蕴含着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对其生平的深刻理解。
“诗卷我曾看”,开篇即点明曾国藩曾阅读过柯华辅的诗作,暗示两人之间有过文学上的交流与共鸣。接着,“劫后文章多苦语”一句,道出了柯华辅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仿佛在历经人生风雨之后,以文字倾诉内心的苦楚与坚韧。
“老儒天不负”,是对柯华辅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扬。老儒,既指年长的学者,也暗含对柯华辅智慧与学识的认可。这一句表达了对柯华辅虽已离世,但其学问与精神却未被遗忘,犹如上天对其才德的肯定与褒奖。
“阶前兰桂有奇芬”,以“兰桂”比喻人才,象征柯华辅如同兰花般高洁,又如桂花般香远益清,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更在品格上展现出非凡的风范。这句不仅是对柯华辅个人才能的赞美,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颂扬,寓意其精神如同阶前的兰花与桂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长久地影响着后人。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对柯华辅的深切怀念与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曾国藩对文学与人才的深刻见解与尊重。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
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