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傲吏懒梳头,我插黄花喜病瘳。
努力餐馀无一事,过桥穿出水边楼。
曾闻傲吏懒梳头,我插黄花喜病瘳。
努力餐馀无一事,过桥穿出水边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因病而懒于打理仪容的官员,在病情好转后,心情愉悦地插上菊花,漫步在自然之中。诗中充满了对自由与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
首句“曾闻傲吏懒梳头”,以“傲吏”这一形象开篇,暗示了主人公过去的生活状态——不拘小节,自在洒脱。通过“懒梳头”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生活态度。
次句“我插黄花喜病瘳”,转折至诗人自身,描述了病情恢复后的喜悦之情。通过“插黄花”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寓意着生命之花的重新绽放。这里的“黄花”既指菊花,也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
第三句“努力餐馀无一事”,进一步展现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在经历了病痛之后,诗人似乎更加珍惜每一刻,即使是在餐后闲暇之余,也无任何烦恼,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最后一句“过桥穿出水边楼”,以动态的画面结束全诗,描绘了诗人漫步的情景。他穿过桥梁,穿越到水边的楼宇之间,仿佛在探索未知的世界,又或是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这一句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疾病恢复后内心平静的赞美。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绯苣同心,灵鹣共命,梅边稳住吟身。
小谪华鬘,从知早种兰因。
璿玑才调风流远,羡沤波、福慧平分。
尽消他、韵事红闺,刻烛裁云。
石城大好家居在,傍绒庄绮陌,烟水东邻。
璧月新愁不散,轻上眉颦。
无端锦瑟空房语,送华年、断梦成尘。
俧谁怜,青鬓萧疏,对影朝昏。
想南都,青莲逝后,遗篇世应少。画端诗草。
叹隽品曹娥,如共花笑。盛时念雨人同好。
朱铃序雁皎。认古墨、柴关秋色,幽栖森翠筱。
当年制出砚田翁,疑春雨小住,轩堂图了。
芸案女,红窗下、旧曾吟啸。
瑶台思、镜窥黛语,葛共藟、相攀松际绕。
料聚首、围前施帐,因缘纷翰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