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胸襟包率土,天锡园池乃如许。
坐观块石与根茎,无乃卑凡不足数。
圣主胸襟包率土,天锡园池乃如许。
坐观块石与根茎,无乃卑凡不足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花石诗十一章》的第八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
"圣主胸襟包率土"一句,将统治者比作拥有宽广胸怀的人,可以包容天下万物。这里通过这种比喻,表现了对领袖胸怀博大的赞美。
"天锡园池乃如许"则是说天然的造化就像精心修建的园林和池塘一样完美。这两句构成了一个宏大的背景,描绘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画面。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却选择了"坐观块石与根茎",即静坐下来观察那些不起眼的岩石和树根。这里表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他不仅欣赏大自然中的壮丽景象,也注意到那些常被忽视的小事物。
最后一句"无乃卑凡不足数"则表明这些块石与根茎在诗人眼中并不平凡,它们各有其独特之处,同样值得欣赏和思考。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万物平等的观念,即便是最不起眼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领袖和自然界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崇尚自然的审美情怀。
君家迩来妙人物,叔父风流更超绝。
中兴天子搜群材,龙虎同年收羯末。
我识君家铁面公,当年作赋声摩空。
君今祖袭乃复尔,自出机杼成家风。
惠我新编盈大轴,武库五兵森在目。
纵横璀璨不知名,玄圃昆山皆积玉。
文章磨治欲无瑕,要如春风开百花。
笔端著力觑天巧,自我秀发成嘉葩。
老人年六十,生理常刺促。
归无一棱田,此事乱心曲。
妻孥渺相望,幼稚炯在目。
师今遇龟溪,山水无尽绿。
石壁严宝坊,泉甘宜杞菊。
但恐斋厨空,眼饱不救腹。
并山行径微,草露湿人足。
师访老人家,门前有修竹。
黝奴生长西南夷,朅来中国蒙公知。
提携十年行万里,宠爱肯为新人移。
但愿结发为玄妻,不愿能歌名雪儿。
夜寒僮仆尽僵缩,我独妩媚呈馀姿。
只惭家世不可考,辩舌推源烦惠施。
苦言泸水异京水,生女那复白如脂。
或疑乌几定乃祖,又言黑貂为姆师。
托身似与青女约,荐枕常须黄妳随。
长伸两脚得安卧,莫作杜老怜腰支。
他年老朽幸勿弃,从来弱质不自持。
贤哉翁诗善名我,不须更换昆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