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上风烟脚力顽,华亭深入翠微寒。
千岩万壑争呈秀,独指中峰一柱看。
拄上风烟脚力顽,华亭深入翠微寒。
千岩万壑争呈秀,独指中峰一柱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翠微亭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拄上风烟脚力顽”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坚持,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一步步踏过风烟,努力向上攀登的情景。接着,“华亭深入翠微寒”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点——华亭,更通过“深入翠微寒”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略带凉意的自然氛围,暗示着翠微亭所在之地的幽静与清冷。
“千岩万壑争呈秀”则是一幅群山竞秀的画面,无数的山岩和山谷在诗人眼中竞相展示其独特的美丽,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最后,“独指中峰一柱看”将视角聚焦于翠微亭所在的中峰,强调了此处的独特与重要,仿佛中峰的一柱是整个山脉的灵魂,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与凝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
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
晴空仰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
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
近来愈觉世路隘,每到宽处差安便。
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
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