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更西路,云岚最窈深。
水流千涧底,树合四时阴。
幽绝无僧住,闲来有客吟。
山行三十里,钟磬忽传音。
西岭更西路,云岚最窈深。
水流千涧底,树合四时阴。
幽绝无僧住,闲来有客吟。
山行三十里,钟磬忽传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追求。
“西岭更西路,云岚最窈深。” 这两句设定了全诗的空间氛围,西岭之西的道路被云雾笼罩,显得幽深而神秘。"窈深"一词尤其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水流千涧底,树合四时阴。”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潺潺溪水在谷底流淌,而树木则是常年不变的绿荫,为这片山林增添了一份生机与静谧。
“幽绝无僧住,闲来有客吟。”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怀。即便是在如此偏远且人迹罕至之地,也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这里的“客”很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与他一样的心灵相通者。
“山行三十里,钟磬忽传音。”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漫步的情景,其中“钟磬”暗示了寺庙的存在,而钟声的远远传来,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岭一带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个人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烟深林罅,路转城湾,暑天晴久苔黄。
亭榭高低重来,换尽风光。
当年招游佳境,剩蛙声、一水都荒。
石坪上,有锦棚、横晒半桁斜阳。
今日也偕吟侣,共卷帘、小坐领受茶香。
旧曾吟处,寒云占断琴床。
追想故人仙去,燕飞来、空话雕梁。
倚栏久,剩松风吹过新凉。
又听到、清宵啼鴂。蓦上离亭,柳绵吹雪。
去国心情,禁烟天气峭寒咽。
卅年陈迹,争忍向、灯前说。
说也黯销魂,算不是、伤春伤别。凄绝。
正江南三月,草长莺飞时节。
春晖自永,莫更念、海桑尘劫。
只我愿、梦化吴云,逐天际、归帆如叶。
怕割取吴云,难展离愁千缬。
绯苣同心,灵鹣共命,梅边稳住吟身。
小谪华鬘,从知早种兰因。
璿玑才调风流远,羡沤波、福慧平分。
尽消他、韵事红闺,刻烛裁云。
石城大好家居在,傍绒庄绮陌,烟水东邻。
璧月新愁不散,轻上眉颦。
无端锦瑟空房语,送华年、断梦成尘。
俧谁怜,青鬓萧疏,对影朝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