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乏幽人宅,犹馀大树祠。
带山仍带水,宜饮亦宜诗。
勿待全开后,当乘半放时。
昏昏廓阴雾,皎皎上朝曦。
纵乏幽人宅,犹馀大树祠。
带山仍带水,宜饮亦宜诗。
勿待全开后,当乘半放时。
昏昏廓阴雾,皎皎上朝曦。
这首宋诗《咏梅六首(其四)》是赵蕃所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处梅花的环境和意境。首句“纵乏幽人宅”暗示了梅花虽未居于隐士的居所,但仍保持着高洁之态;“犹馀大树祠”则借大树祠的宁静氛围烘托出梅花的孤傲与清雅。
接下来,“带山仍带水”描绘了梅花生长在山水之间,环境优美,适宜品茗吟诗,体现了梅花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勿待全开后”提醒人们欣赏梅花应趁其含苞待放之时,此时的梅花更具生机与韵味。“当乘半放时”进一步强调了欣赏的最佳时机。
最后两句“昏昏廓阴雾,皎皎上朝曦”描绘了梅花在晨曦微露、雾气渐散的时刻开放,显得朦胧而神秘,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宜人的环境,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对浓绿阴中庭院,燕语莺啼。
数点新荷翠钿,轻泛水平池。
一帘风絮,才晴又雨,梅子黄时。
忍记那回,玉人娇困,初试单衣。
共携手、红窗描绣,画扇题诗。
怎有如今,半床明月两天涯。
章台何处,应是为我,蹙损双眉。
逝者东流水,情知无却回。
迟留曾到处,嗟古不同来。
谁道新年好风物,忍将泪眼向春开。
我有一枝筇,夭矫如游龙。
由来博望使西域,万里持寄衰病翁。
自蜀历楚入吴越,名山胜地多留踪。
先排衡山云,直上南台升祝融。
次登岘山首,北望京洛浮尘中。
白鹭洲前弄明月,黄鹤楼上迎清风。
东游秦望探禹穴,天台雁荡观奇峰。
孤根端有岁寒操,劲节肯染京尘红。
飘然飞去不可执,西山南浦聊从容。
放行天地无障碍,倚观宇宙皆虚空。
横挑斜曳任所适,去来无定如飞鸿。
提携九节常在手,四方上下俱相从。
我常病足不能履,赖汝左右扶持功。
老形已具身伛偻,讵可一日无此公。
杖兮切勿化龙去,留取百岁扶衰慵。
书云今旦,雪霁严凝候。
玉辇想回銮,正花覆、千官锦绣。
周南留滞,清梦绕觚棱,心耿耿,路迢迢,此际空回首。
华堂荐寿。玉笋持椒酒。
一曲啭春莺,更祝我、膺时纳佑。
功名富贵,老去已灰心,唯只愿,捧觞人,岁岁长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