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堆里数峰阴,翠竹苍松绕涧浔。
卜筑刚栽棣萼树,幽栖时费蓼莪吟。
溪山结侣情偏挚,屺岵兴思感独深。
誓墓终偕兄弟隐,采芝不负九原心。
白云堆里数峰阴,翠竹苍松绕涧浔。
卜筑刚栽棣萼树,幽栖时费蓼莪吟。
溪山结侣情偏挚,屺岵兴思感独深。
誓墓终偕兄弟隐,采芝不负九原心。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山林隐居生活画卷。首句“白云堆里数峰阴”,以“白云”起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随后点明“数峰阴”,既暗示了山峦的层次感,也预示着隐居之地的隐蔽与宁静。接下来,“翠竹苍松绕涧浔”一句,通过“翠竹”、“苍松”和“涧浔”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生机勃勃。
“卜筑刚栽棣萼树,幽栖时费蓼莪吟”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深厚珍视。“棣萼树”象征兄弟情深,“蓼莪吟”则借以抒发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重视与哀悼。
“溪山结侣情偏挚,屺岵兴思感独深”中,“溪山结侣”形象地描绘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情偏挚”强调了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厚;“屺岵兴思”则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深思念,其中“屺岵”指父母之墓,体现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缅怀。
最后,“誓墓终偕兄弟隐,采芝不负九原心”两句,展现了诗人决心与兄弟一同隐居,不辜负先人遗志的情怀。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亲情、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向往隐逸生活的理想境界。
叶黑枫青,纸窗碎鸣,其声翏然。
似髑髅血绣,千般诉月,刍灵藓涩,百种啼烟。
鸮啸辀张,猿吟凄异,崩剥前和树腹穿。
亲曾听,在他乡独夜,老屋东偏。诘朝远近喧传。
偏檐霤啾啾却复前。
岂长平坑卒,尽凭越觋,东阳夜怪,群会吴天。
满县彭生,一城伯有,鬼董搜神仔细编。
然疑久,怕难探龟荚,且问筵篿。
长城西去,峣关一望,万古消魂地。
怅汉苑秦宫,陇树洮云,栈连梁益,阁通燕魏。
绣岭浑河,灞陵红树,鸟鼠山如髻。
有六郡良家,四姓小侯,尽隶都尉。金鸿嘹唳。
萧闺忽忆寒衣事。刀尺拟裁量,怕带围难记。
砧响秋宵逾霁。捣瘦银蟾,敲残木叶,叠在红箱里。
倘寄到军前,验取嬴楼,翠销封泪。
鼍呿鲸吼,龙腾犀踏,胥江万叠惊涛。
沿水败墙,临风坏驿,千秋尚祀人豪。英爽未全凋。
正绿昏画幔,红黦霞旓。
太息承尘,我来还为拂蟏蛸。城楼径矗层霄。
怅苏台碧藓,相望岧峣。
西子笑时,包胥哭后,霸吴入郢徒劳。飒沓响弓刀。
算稽山越榭,今也蓬蒿。
社鼓神弦,依稀疑和市中箫。
冰轮尚缺。已耿耿流辉,盈阶铺雪。
潭子空香,较莲子清芬,两般谁冽。
荒唐稗史话,认做是、鹊桥佳节。
惹无数、楼上穿针儿女,凭阑低说。风前老颠欲裂。
问青海几处,玉台银阙。
明日西风,怕点上许多,无情华发。
碧箫吹来破,又跃入、龙堂变精铁。
唤他起、须伴狂奴,醉舞冷光潜掣。
狂飙挟雨,恰冰车铁骑,一时砰击。
倒拔南湖高十丈,无数巨鱼人立。
饱啖哀梨,横驱阵马,徙倚清凉国。
临风一笑,猬毛须捲如磔。
记否烟雨楼头,旧游星散,多少南和北。
二十馀年吾竟老,赢得暮云堆碧。
只有周郎,仍然年少,同作天涯客。
无多酌我,为君起弄长笛。
月黑淮南县,卸驮正关门。
门前声息汹汹,势若雨倾盆。
斫臂霜刀攒猬,燎瓦狐灯掣电,骇绝洞心魂。
讵复有活理,遑暇顾琴尊。重握手,惊往事,剪灯论。
追思胥江酒伴,只我与君存。
三客弱来一个,公又几为异物,软语剪难分。
抹眵细相认,老眼日来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