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下五吟·其一》
《林下五吟·其一》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律诗

真工造化岂容私,拙者为谋亦甚微。

安乐窝深初起后,太和汤酽半醺时。

长年国里篮舁往,永熟乡中杖策归。

身似升平无一事,数茎髭白任风吹。

(0)
翻译
大自然的精妙岂能独占,拙劣之人虽有计策也微不足道。
在享受安逸生活的初期,或是半醉半醒之时,
长久以来在京城乘坐篮舆出行,回到故乡乡间则持杖而归。
身处太平盛世无烦事,任由几根胡须在风中飘摇。
注释
真工:精妙。
造化:大自然。
岂容:岂能。
私:独占。
拙者:拙劣之人。
谋:计策。
甚微:微不足道。
安乐窝:享受安逸的生活。
初起后:初期。
太和汤:半醉半醒。
酽:浓郁。
篮舁:篮舆(古代一种竹制的轻便交通工具)。
永熟乡:故乡乡间。
杖策:持杖。
身似:身处。
升平:太平盛世。
无一事:无烦事。
数茎髭:几根胡须。
任风吹:任由风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林下五吟》系列中的第一首,主要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首句“真工造化岂容私”,赞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暗示造物主无私地创造了万物。次句“拙者为谋亦甚微”则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即使平凡人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

第三句“安乐窝深初起后,太和汤酽半醺时”,通过“安乐窝”和“太和汤”的意象,描绘出诗人享受宁静生活,品茗小憩的惬意场景。这里的“太和汤”可能指的是茶汤,半醺的状态则让人联想到微醉的愉悦。

“长年国里篮舁往,永熟乡中杖策归”两句,写诗人悠然自得,无论是乘车还是步行,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恬淡与从容。最后一句“身似升平无一事,数茎髭白任风吹”,诗人以自己的形象作结,表示在太平盛世中,他无欲无求,任由岁月流逝,胡须斑白,只享受清风的吹拂,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林下生活的闲适与满足,流露出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深深热爱。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仲春自池阳复游华山过华州口占

恨无佳句酬山色,幸有馀钱买蹇驴。

缓望缓吟因缓骑,痛鞭恶杀是驴夫。

(0)

丙寅秋,木犀盛开,诚斋与张功父唱和五首,鲜新帖妥,自然入格,戏用其韵,功父南湖之未逮南溪乎哉·其一

未许秋凋霜后林,蕊珠宫里正春深。

依然绿树难藏鸟,怪底黄花又散金。

插鬓定移妆罢镜,低枝应怯晓来砧。

谁知地上婆娑影,不并西垣一样沈。

(0)

衢州道中八月廿一日为余六十生辰感赋

镜里勋名春梦婆,一周花甲竟如梭。

命中磨砺惟余毒,天下名山贶我多。

久愧悬弧虚壮志,敢因捧檄作劳歌。

只愁堂上星星白,罄尽瓶罍可奈何。

(0)

拟高青邱梅花诗九首·其二

花中萼绿夙称仙,特立亭亭断俗缘。

绡帐乍开晴飏雪,羽衣初化晓浮烟。

生成孤瘦依檐下,收尽高寒到槛前。

最爱林间清意味,片云流地月当天。

(0)

志喜

少日何堪世事烦,即今闲适在丘园。

敢云肯构承先志,还冀传经裕后昆。

七十齐眉希耄耋,一堂绕膝列曾孙。

亲朋枉赐南山颂,且醉村庄酒满樽。

(0)

槐叶

槐叶一株碧,清斋净俗心。

友疏无札到,诗就有僧吟。

细雨收残照,归鸦聚晚林。

渐于郊市远,山水自高深。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