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张氏壁》
《书张氏壁》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潮水迟朝渡,湖村竟日留。

肯从沽酒饮,故作挟书游。

得句因题壁,逢人问买州。

双凫应不远,知道客来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zhāngshì
sòng / jiǒng

cháoshuǐchícháocūnjìngliú

kěncóngjiǔyǐnzuòxiéshūyóu

yīnféngrénwènmǎizhōu

shuāngyìngyuǎnzhīdàolái

注释
潮水:指潮汐变化。
迟朝:推迟早晨。
渡:渡船。
湖村:湖边的村庄。
竟日:整天。
肯:愿意。
沽酒:买酒。
故作:故意。
挟书游:带着书卷假装游玩。
得句:写下了诗句。
题壁:题写在墙上。
逢人:遇到人。
买州:买下这个州。
双凫:两只野鸭。
应:应该。
不远:离得不远。
知道:知道。
客来:客人来访。
翻译
潮水涨落推迟了早晨的渡船,湖边村庄的人们整天逗留。
他愿意买酒共饮,故意带着书卷假装游玩。
写下诗句后就题在墙上,遇到人就询问是否有人想买下这个州。
两只野鸭应该不会离得太远,它们知道有客人来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湖村停留的生活情景。开篇“潮水迟朝渡,湖村竟日留”表明旅人因等待潮汐而暂时留在湖村,时间流逝至白天尽头。这两句既写出了自然环境,也反映出诗人心境的悠闲与宁静。

接着“肯从沽酒饮,故作挟书游”则展示了诗人在等待中的情趣,他不仅愿意购买酒来品尝,还特意携带书籍以供游玩之用。这里体现出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享受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得句因题壁,逢人问买州”一句中,“得句”意味着诗人在游历过程中获得灵感并写下佳句,然后将其题刻于墙上。而“逢人问买州”则是说当遇见他人时,他们询问关于某地的消息或信息。这两句表明诗人的创作与交流,既有个人内心的感受,也有与外界的互动。

最后,“双凫应不远,知道客来不”中的“双凫”指的是水鸟,它们的叫声似乎在提示某个消息或事件不会久等。全句传达了一种期待和对即将发生事情的预感,同时也强调了诗人作为旅者的身份,以及他与周围环境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结。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古代文人闲适自得、文学创作与自然景观交融的境界。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缫丝叹

东家缫丝如蜡黄,西家缫丝白如霜。

黄白丝,出蚕口,长短缫,出妇手。

大姑停车愁解官,小姑剥茧愁冬寒。

向来苦留二月卖,去年宿债今未还。

手足皲瘃事亦小,官府鞭笞何日了。

吏胥夜打门,稚耋生烦恼。

君不见江南人家种麻胜种田,腊月忍冻衣无边,却过庐州换木绵。

(0)

神仙曲

黄金可致长生药,祖龙已跨蓬莱鹤。

飞廉传得不死方,茂陵已作白云乡。

古来王乔赤松子,不识于今在何许?

人生有死理固然,虽古圣人不免焉。

神仙之说既无据,绿鬓朱颜安足恃。

花前有酒且高歌,百年欢乐能几何!

(0)

梅花集句·其十二

湖山摇落岁方悲,自恐冰容不入时。

但笑红芳誇艳冶,浑将绛雪点寒枝。

桥边野水通渔路,城外春风吹酒旗。

正似美人初醉著,澹妆浓抹总相宜。

(0)

元日

晓街泥浅马蹄过,元日虽阴气已和。

处处桃花如二月,东风应比去年多。

(0)

县令行

石田海上秋不热,抱琴入山翠如簇。

白云一榻流水深,独对青松结茅屋。

西风唤起泥涂身,野冠未见天上人。

灵丹一粒肯分与,便当负水耕炊薪。

(0)

上继学王公

大风卷地沙尘昏,十日不得一出门。

眼中俗子浩于海,思欲一见云中君。

云中之君玉为节,廌冠峨峨照晴雪。

振衣惊落琪树花,片片人间作明月。

有时霹雳生风雷,松声晓落青崔嵬。

众芳收雨作春色,瑶草绿遍三蓬莱。

有时笔端吐光怪,干将生花玉龙蜕。

广寒天上闻步虚,万壑千崖起秋籁。

嗟余困学无所成,仙家幸识黄麒麟。

愿从辋川觅诗法,白鸥飞入南山春。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