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迟朝渡,湖村竟日留。
肯从沽酒饮,故作挟书游。
得句因题壁,逢人问买州。
双凫应不远,知道客来不。
潮水迟朝渡,湖村竟日留。
肯从沽酒饮,故作挟书游。
得句因题壁,逢人问买州。
双凫应不远,知道客来不。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湖村停留的生活情景。开篇“潮水迟朝渡,湖村竟日留”表明旅人因等待潮汐而暂时留在湖村,时间流逝至白天尽头。这两句既写出了自然环境,也反映出诗人心境的悠闲与宁静。
接着“肯从沽酒饮,故作挟书游”则展示了诗人在等待中的情趣,他不仅愿意购买酒来品尝,还特意携带书籍以供游玩之用。这里体现出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享受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得句因题壁,逢人问买州”一句中,“得句”意味着诗人在游历过程中获得灵感并写下佳句,然后将其题刻于墙上。而“逢人问买州”则是说当遇见他人时,他们询问关于某地的消息或信息。这两句表明诗人的创作与交流,既有个人内心的感受,也有与外界的互动。
最后,“双凫应不远,知道客来不”中的“双凫”指的是水鸟,它们的叫声似乎在提示某个消息或事件不会久等。全句传达了一种期待和对即将发生事情的预感,同时也强调了诗人作为旅者的身份,以及他与周围环境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结。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古代文人闲适自得、文学创作与自然景观交融的境界。
东家缫丝如蜡黄,西家缫丝白如霜。
黄白丝,出蚕口,长短缫,出妇手。
大姑停车愁解官,小姑剥茧愁冬寒。
向来苦留二月卖,去年宿债今未还。
手足皲瘃事亦小,官府鞭笞何日了。
吏胥夜打门,稚耋生烦恼。
君不见江南人家种麻胜种田,腊月忍冻衣无边,却过庐州换木绵。
黄金可致长生药,祖龙已跨蓬莱鹤。
飞廉传得不死方,茂陵已作白云乡。
古来王乔赤松子,不识于今在何许?
人生有死理固然,虽古圣人不免焉。
神仙之说既无据,绿鬓朱颜安足恃。
花前有酒且高歌,百年欢乐能几何!
大风卷地沙尘昏,十日不得一出门。
眼中俗子浩于海,思欲一见云中君。
云中之君玉为节,廌冠峨峨照晴雪。
振衣惊落琪树花,片片人间作明月。
有时霹雳生风雷,松声晓落青崔嵬。
众芳收雨作春色,瑶草绿遍三蓬莱。
有时笔端吐光怪,干将生花玉龙蜕。
广寒天上闻步虚,万壑千崖起秋籁。
嗟余困学无所成,仙家幸识黄麒麟。
愿从辋川觅诗法,白鸥飞入南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