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燕修巢,柳莺撤户,春事十分完九。
昏昏心上,怕雨思晴,髻也不曾梳就。
才得湘帘半掀,便道西园,鼠姑闲开久。
剩野塘风紧,晚来吹荡,落花红皱。
曾记向、陌上春游,调莺扑蝶,携得双鬟柑酒。
因循几日,脂憔粉悴,红得夕阳都瘦。
无计留春,不归但把海棠,折来盈手。
教侍儿知道,这回春色,零星还有。
杏燕修巢,柳莺撤户,春事十分完九。
昏昏心上,怕雨思晴,髻也不曾梳就。
才得湘帘半掀,便道西园,鼠姑闲开久。
剩野塘风紧,晚来吹荡,落花红皱。
曾记向、陌上春游,调莺扑蝶,携得双鬟柑酒。
因循几日,脂憔粉悴,红得夕阳都瘦。
无计留春,不归但把海棠,折来盈手。
教侍儿知道,这回春色,零星还有。
这首《惜馀春慢》是清代词人关锳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不舍之情。词中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杏燕筑巢、柳莺迁徙、春花凋零等自然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词的开头“杏燕修巢,柳莺撤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燕子忙着筑巢,黄莺则开始迁徙,暗示着春天的忙碌与即将离去。接着,“春事十分完九”一句,直接点明春天已接近尾声,只剩下最后的一段时间。
“昏昏心上,怕雨思晴,髻也不曾梳就”这一句,将词人的内心情感细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忧虑与不舍。接下来,“才得湘帘半掀,便道西园,鼠姑闲开久”几句,通过描写帘子半开、西园静谧、鼠姑(一种植物)长时间开放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氛围。
“剩野塘风紧,晚来吹荡,落花红皱”一句,以野塘的风吹落红花,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衰败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曾记向、陌上春游,调莺扑蝶,携得双鬟柑酒”回忆了往昔在田野间游玩的美好时光,调戏黄莺、追逐蝴蝶、携带着柑橘酒,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欢乐。然而,“因循几日,脂憔粉悴,红得夕阳都瘦”却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词人也变得憔悴,夕阳也显得瘦削无力,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无计留春,不归但把海棠,折来盈手”表达了词人无法留住春天的遗憾,只能通过折取海棠花来寄托对春天的怀念。最后,“教侍儿知道,这回春色,零星还有”一句,不仅强调了春天的残余,也寄托了词人希望侍女能理解并珍惜这些零星的春色,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惜馀春慢》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情地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不舍,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行道广且深,霏雪何飘飏。
晨风无终极,烈烈吹我裳。
长冰断四泽,灏景瀰八荒。
遥曭达周原,廓哉无何乡。
迫观古岩侧,碛路如羊肠。
猎人携犬至,穷兽走彷徨。
仆饥委道陬,马疲不能行。
戍旗动高隧,云是甸子冈。
超骧愧局步,踯躅徒自伤。
闻说澹然此日生,澹然此日却为僧。
僧宝世间犹时有,佛宝今看绣佛灯。
可笑成男月上女,大惊小怪称奇事。
陡然不见舍利佛,男身复隐知谁是。
我劝世人莫浪猜,绣佛精舍是天台。
天欲散花愁汝着,龙女成佛今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