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惜馀春慢.饯春,同魏滋伯丈作》
《惜馀春慢.饯春,同魏滋伯丈作》全文
清 / 关锳   形式: 词

杏燕修巢,柳莺撤户,春事十分完九。

昏昏心上,怕雨思晴,髻也不曾梳就。

才得湘帘半掀,便道西园,鼠姑闲开久。

剩野塘风紧,晚来吹荡,落花红皱。

曾记向、陌上春游,调莺扑蝶,携得双鬟柑酒。

因循几日,脂憔粉悴,红得夕阳都瘦。

无计留春,不归但把海棠,折来盈手。

教侍儿知道,这回春色,零星还有。

(0)
鉴赏

这首《惜馀春慢》是清代词人关锳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不舍之情。词中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杏燕筑巢、柳莺迁徙、春花凋零等自然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词的开头“杏燕修巢,柳莺撤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燕子忙着筑巢,黄莺则开始迁徙,暗示着春天的忙碌与即将离去。接着,“春事十分完九”一句,直接点明春天已接近尾声,只剩下最后的一段时间。

“昏昏心上,怕雨思晴,髻也不曾梳就”这一句,将词人的内心情感细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忧虑与不舍。接下来,“才得湘帘半掀,便道西园,鼠姑闲开久”几句,通过描写帘子半开、西园静谧、鼠姑(一种植物)长时间开放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氛围。

“剩野塘风紧,晚来吹荡,落花红皱”一句,以野塘的风吹落红花,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衰败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曾记向、陌上春游,调莺扑蝶,携得双鬟柑酒”回忆了往昔在田野间游玩的美好时光,调戏黄莺、追逐蝴蝶、携带着柑橘酒,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欢乐。然而,“因循几日,脂憔粉悴,红得夕阳都瘦”却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词人也变得憔悴,夕阳也显得瘦削无力,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无计留春,不归但把海棠,折来盈手”表达了词人无法留住春天的遗憾,只能通过折取海棠花来寄托对春天的怀念。最后,“教侍儿知道,这回春色,零星还有”一句,不仅强调了春天的残余,也寄托了词人希望侍女能理解并珍惜这些零星的春色,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惜馀春慢》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情地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不舍,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作者介绍

关锳
朝代:清

清浙江钱塘人,字秋芙。诸生蒋坦妻。工书、画、琴及诗词。多愁善病,诵经学佛。早卒,坦著《秋灯琐忆》记其事。有《三十六芙蓉诗存》、《梦影楼词》。
猜你喜欢

集字联

月下三升酒;风前万里山。

(0)

贺曾国藩联

天子预开麟阁待;相公新破蔡州回。

(0)

摹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真迹因题左方·其一

丁甲呵持信有之,墨池终古法书垂。

试思走笔明窗际,正是吟成柳絮时。

(0)

雨雪曲

行道广且深,霏雪何飘飏。

晨风无终极,烈烈吹我裳。

长冰断四泽,灏景瀰八荒。

遥曭达周原,廓哉无何乡。

迫观古岩侧,碛路如羊肠。

猎人携犬至,穷兽走彷徨。

仆饥委道陬,马疲不能行。

戍旗动高隧,云是甸子冈。

超骧愧局步,踯躅徒自伤。

(0)

望家乡

龙山苍翠枕西头,水上芙蓉一带秋。

云树不须遮望眼,梦中人在木兰舟。

(0)

题绣佛精舍

闻说澹然此日生,澹然此日却为僧。

僧宝世间犹时有,佛宝今看绣佛灯。

可笑成男月上女,大惊小怪称奇事。

陡然不见舍利佛,男身复隐知谁是。

我劝世人莫浪猜,绣佛精舍是天台。

天欲散花愁汝着,龙女成佛今又来。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