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胜法寺》
《胜法寺》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舍南舍北竹千竿,镜净无尘碧玉寒。

中有老人清似水,晚来相对倚栏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胜法寺的环境与氛围。

首句“舍南舍北竹千竿”,以“竹千竿”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竹子的挺拔与坚韧象征着禅宗的修行精神,同时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次句“镜净无尘碧玉寒”,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寺中的环境比作一面干净无尘的碧玉镜子,不仅突出了环境的洁净与美丽,也暗示了内心的纯净与清明。这里的“寒”字,既指天气的寒冷,也暗含了心境的清凉与宁静。

第三句“中有老人清似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一位老僧的形象融入其中。这位老人如同清澈的流水,内心纯净,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心灵净化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句“晚来相对倚栏杆”,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物的静态,夕阳西下,老僧与诗人(或访客)一同倚靠在栏杆上,共同欣赏这宁静的景色。这一场景充满了禅意,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以及对当下宁静生活的珍惜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胜法寺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老僧形象的刻画,传达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渔父咏 赠友人 此首原误作渔家傲

名宦为盐判。
室内同公案。
闲心各一半赞。
分过如何断。
好将云水伴。
夫妇山头看。
清风明月唤玩。
结就无涯算。

(0)

特地新·天地人生

天地人生,同来相遇。
应将甚、昭彰显务。
道门开,释门阐,儒门堪步。
识元初,习元本,睹元辰,元阳自个。
日月星辰,齐旋躔度。
唯临莅、虚空照布。
精关扃,气关达,神关超露。
禀三才,立三教,得三光,三

(0)

望蓬莱 纸旗上书

边境静,乞觅得便宜。
战鼓复为韶乐鼓,征旗还作化缘旗。
便见太平时。
那减舍,第一莫迟迟。
王哲害风无忧子,当三折二小钱儿。
伏愿认真

(0)

苏幕遮 赠于道友

要修行,须发愤。
除了忧愁,破尽情怀闷。
□仗慧刀挥五蕴。
劈开双关,稳稳成三分。
没商量,休厮问。
只把前篇,日日频搬运。
好向家中搜土粪。
拨见明珠,携入清凉郡。

(0)

折丹桂 重阳教化集卷之一

害风故著言谈引。
全道应难忍。
荣华攀爱已捐除,谩调和,教你尽。
好将心脉时时诊。
道服须支准。
前篇词意请消详,这番儿,催得紧。

(0)

苏幕遮 荷叶杯 此词疑有误

认得之,时休送。
碧宕深洞。
玛瑙耀光希。
龙蟠虎绕玫花垂。
西江水上,来往见鸟飞。
直待青童交位。
恁时休去,顶戴翠华冠。
浑身锦绣那人谩。
方知此处,有个永相随。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