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
璧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
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
正值求圭瓒,提携共饮冰。
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
璧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
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
正值求圭瓒,提携共饮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寒美景的画面,通过对玉壶中水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纯洁、明净之物的喜爱和赞赏。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玉壶与镜子的比较,以此来形容水的清澈如同晓镜一般,可以照映出周遭的物象,甚至不需要灯光就能显示其明亮。
"璧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 这两句更是诗歌的高潮部分,通过玉壶中水光的折射和人对这一景象的惊讶之情,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最后,诗人提及金罍、瑶席等贵重之物,不如这玉壶中的冰水珍贵,通过“正值求圭瓒,提携共饮冰。”表达了对纯净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一美好时光的意愿。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幽深,是一篇品质上乘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