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徙家无地,逢迎客有尊。
光阴连病枕,天地一愚轩。
霜雪青松古,风尘白璧温。
从渠投隙者,衮衮向金门。
转徙家无地,逢迎客有尊。
光阴连病枕,天地一愚轩。
霜雪青松古,风尘白璧温。
从渠投隙者,衮衮向金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辛愿对友人赵宜之的深情厚谊与对其处境的深切关怀。首句“转徙家无地”,形象地展现了赵宜之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凄凉。接着,“逢迎客有尊”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赵宜之虽四处奔波却仍能迎来送往,显示出他待人接物的热情与豁达。
“光阴连病枕,天地一愚轩”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时间与空间抽象为陪伴病榻的枕头和广阔的天地,表达了诗人对赵宜之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这里的“愚轩”可能寓含着对赵宜之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霜雪青松古,风尘白璧温”则以自然景象为喻,青松历经霜雪而更显坚韧,白璧在风尘中依然温润如故,象征着赵宜之虽遭遇种种困难与挑战,但其品格与才华依旧熠熠生辉,不变其本色。
最后,“从渠投隙者,衮衮向金门”一句,借他人追逐权势、地位的场景,反衬出赵宜之不为世俗所动,坚守自我,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与自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宜之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敬仰与对其独特生活方式的理解与认同。
零落红深,荒凉浅碧,晚秋风物萧条。
夕阳影里,何处认前朝。
凄恻寒山一角,登临处、芳意都消。
相将问,龙沙眼底,谁见霍骠姚。魂销。
疏林外,新愁几许,又瘦蛮腰。
看长空雁阵,天外迢迢。
报一声归去,奈他乡、愁思难描。
苍茫处,黄泥小屋,绛蜡任高烧。
闻道竹溪胜虎溪,龙潭蛇穴夹东西。
骑羊客解谈刍狗,脱兔僧能养木鸡。
牛奶果垂松径满,鼠姑花发药阑齐。
拚将系马烧猪肉,无奈归猪绕树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