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①夜阑:夜深。
②阳关:即《阳关曲》。王维诗:“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怀念旧友的凄凉情景。开篇“烛影摇红向夜阑”通过蜡烛摇曳的红光和夜晚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孤独的氛围。接着“乍酒醒、心情懒”则透露出诗人在饮酒后清醒过来时,内心的懊恼与无奈。
“尊前谁为唱阳关”一句中,提及了《阳关三叠》这首送别之曲,常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怀。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露自己渴望有人能在酒席上高声歌唱,以此来抒发自己的离愁。
“离恨天涯远”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离愁如同大海,无边无际,难以跨越。紧接着,“无奈云收雨散”表现出一种无力回天的宿命感,好比天气变化,无从控制。
“凭阑干、东风泪眼”中,诗人在栏杆旁,面对东风,眼中盈满了泪水。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使人不禁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与无助。
最后,“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则是时间的推移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更衬托出诗人的孤寂和对往事的追忆。海棠花开,是春天到来的象征,而燕子的归来,则意味着季节更替中的生机。然而,这些都未能带走诗人心中那份难以忘怀的旧友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烛光、酒醒后的懊恼、离别之曲以及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怀念故人的画面。诗人王诜在宋代的背景下,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世留下了这首美妙绝伦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