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字谜三首·其一》
《字谜三首·其一》全文
南北朝 / 鲍照   形式: 四言诗  押[尤]韵

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

(0)
注释
二形:两个形状。
一体:合为一体。
四支:四只脚。
八头:八个头。
四八一八:四个八加上一个八,可能指代某种特殊的数学或象征意义,此处难以直接通俗解释,保留原意。
飞泉:飞瀑,飞泻的泉水。
仰流:向上流,这里形容瀑布仿佛逆流而上,可能是一种奇幻景象。
翻译
两个形状合为一体,拥有四只脚和八个头。
鉴赏

此诗为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所作,名为《字谜三首(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通过对“二”字的独特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二形一体”,可见诗人以“二”字为核心,对其进行深入挖掘。这里,“二形”指的是“二”字两边的竖立部分,而“一体”则是这两个部分共享的一个基础,暗示着对称与统一。

“四支八头”,进一步描绘了“二”字的结构特征。“四支”可能代表了“二”字左右两侧的上下各有一条横线,而“八头”则可能是这四条横线的每个端点都被赋予了生命,形象地表达了“二”字在视觉上的丰富性。

“四八一八”,这里诗人巧妙地将数字游戏融入诗中。“四八”即32,“一八”即18,这两组数字的运用,或许是在探讨“二”字在宇宙中的秩序与规律,通过这种方式强调了“二”的哲学意义。

最后,“飞泉仰流”,则是对“二”字形态的生动描绘。这一句给人以水流冲激、势不可挡之感,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动态的画面,进一步突出了“二”字的活力与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二”字形态的精妙刻画,不仅展现了诗人巧夺天工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数字和文字的深厚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鲍照

鲍照
朝代:南北朝   字:明远   生辰:约415年~466年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猜你喜欢

青口驿遇乡僧介公同登三祖山望灊皖天柱诸峰

地布黄金玉作岑,西来三祖古禅林。

山云半剪传衣色,海石空留听偈心。

涧水供筵经雪净,竹房清梵出烟深。

道人白鹤同僧去,天柱还随杖锡寻。

(0)

送许右史殿卿之河南

曳裾闻尔相东平,诏许亲藩借老成。

梁苑词臣齐客在,济南经术汉家名。

驱车落日河流远,策杖秋风岳顶行。

莫叹壮游今已倦,主恩还遣入西京。

(0)

送董山人述夫归阳羡别业

远游因好道,能诵五千文。

帽湿双林雨,衣披十岳云。

江湖犹作客,猿鹤正思君。

归去张公洞,秋天长啸闻。

(0)

送从弟淳伯南归二首·其一

三载惊相见,都亭把袂时。

游梁吾已倦,入洛尔何迟。

谁诵淩云赋,仍为失路悲。

天涯贫贱别,只少杜陵诗。

(0)

燕京卧病书怀五首·其三

问讯沧江上,疮痍日可怜。

射潮喧弩士,下濑请戈船。

刍粟深忧里,冠缨醉影边。

飨军曾不乏,今借水衡钱。

(0)

姚元白将还金陵同黎惟敬顾汝和汝所过访得秋字

恋别还今日,乡心不可留。

浦帆千里月,江雨六朝秋。

邀笛怀宵咏,鸣珂得昼游。

无言分手易,尊酒更绸缪。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