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积沙日影西,周围众岭势高低。
三春花柳寻踪杳,一树云烟与屋齐。
连月风声鸣北牖,终年潮信涨前溪。
迢遥堤岸环如堵,署冷心清絮著泥。
满目积沙日影西,周围众岭势高低。
三春花柳寻踪杳,一树云烟与屋齐。
连月风声鸣北牖,终年潮信涨前溪。
迢遥堤岸环如堵,署冷心清絮著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澎湖厅所见的自然景观,充满了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体验。
首联“满目积沙日影西,周围众岭势高低”,以夕阳西下为背景,展现出一片沙漠景象,远处的山岭高低错落,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沙漠的广阔与山岭的起伏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不失层次感的画面。
颔联“三春花柳寻踪杳,一树云烟与屋齐”,转而描绘春天的景象。虽然花柳的踪迹已难寻觅,但依然有一棵树顶着云烟,与房屋相齐,这既是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描绘,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
颈联“连月风声鸣北牖,终年潮信涨前溪”,进一步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动态。连续一个月的风吹过窗户,发出阵阵声响;而一年四季的潮水不断上涨,波及到前面的小溪。这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表现了自然界的永恒运动和变化。
尾联“迢遥堤岸环如堵,署冷心清絮著泥”,则以堤岸的环绕和夏日的寒冷、内心的清明以及飘落的柳絮沾染泥土,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蕴含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深刻的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作品。
雪嵓森危有老柏,几度寒泉漱秋月。
气淩层空白日寒,根贯断崖苍石裂。
奔腾逝水送流光,剥落古苔封老节。
明堂未作栋梁材,潦倒风霜半无叶。
何人胸次富泉石,巨然袖中董元笔。
崖倾岸绝无人见,夜半移舟真有力。
贤侯笔力今曹植,气象参天二千尺。
为回笔力挽万牛,顿觉烟岚少颜色。
平生便静今衰老,黄雀傍檐嫌啅噪。
忽闻燕语绝可怜,亟出披衣任颠倒。
呢喃似说经岁别,念我穷愁加慰劳。
飞云轩在容借不,故里故园聊一到。
不然为我达一信,问讯平安却相报。
黎明与汝当远别,汝可低头听吾告。
稻粱多处足罗网,闭口忍饥无抵冒。
芹泥深垒要安稳,艾叶傥来休急躁。
明年按部定经此,与汝相期永为好。
临行叮嘱主人翁,千万莫将天物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