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佛非仙,亦非儒者。硉硉矹矹,名满天下。
孰貌其真,非真非假。读东坡诗,乃识此画。
非佛非仙,亦非儒者。硉硉矹矹,名满天下。
孰貌其真,非真非假。读东坡诗,乃识此画。
《李伯时画像赞》是宋代诗人王庭圭对画家李伯时的赞美之作。此诗以“非佛非仙,亦非儒者”开篇,巧妙地描绘了李伯时在艺术领域的独特地位,既不拘泥于宗教信仰,也不受限于儒家思想,而是独树一帜,名满天下。接下来,“硉硉矹矹,名满天下”运用叠词,生动地展现了李伯时艺术成就的高大与广泛影响力。
“孰貌其真,非真非假”,则进一步揭示了李伯时作品中所蕴含的真实与虚幻交织的美学境界,让人难以分辨其艺术形象是纯粹的真实还是虚构的假象,体现了李伯时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
最后,“读东坡诗,乃识此画”巧妙地将李伯时与苏轼(东坡)联系起来,暗示李伯时的画作如同苏轼的诗歌一样,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通过这一句,诗人不仅赞扬了李伯时的艺术造诣,也表达了对李伯时作品深刻情感与哲理的认同。
整体而言,《李伯时画像赞》通过对李伯时艺术风格和成就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艺术价值的普遍认可。
飞梁何袅袅,袅袅飞涧中。
窈窕入青霭,蜿蜒垂白虹。
俯壑聆迅湍,攀崖挹回风。
阑干既重复,结构亦玲珑。
穿石凿坤艮,架阁凭虚空。
羽填乌鹊岸,力坼鼋鼍宫。
设险固天造,扶神岂人工。
圣代文轨一,绝域宾主同。
梯航无外至,筐篚倏然通。
怀哉绝栈智,逝矣当关雄。
钦诫慕在德,其亡守无穷。
周生雪山世稀见,远水近水一疋练。
玉崖嵚崟插湖脚,粉笔徐移扫高阁。
琼枝铁柯两迥亚,龙鳞犀甲歘参错。
林风飒飒急霰起,白日冰花逐毫落。
天愁地惨意各出,雾合飙回势逾恶。
人言四时冬最难,周生善雪仍善山。
虚堂突立万仞壁,尺素乍转千重湾。
彷佛寒封洛阳道,得无白拥蓝田关。
袁安甘卧几时起,退之遭窜终召还。
倚山亭亭一孤松,仄崖峭壑盘其中。
分毛耸干一何杰,画者有意排严风。
君不见古来梁栋必此物,愿君爱之频拭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