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名家几在亡,夫人懿德足传芳。
事夫生死终无负,教子艰辛昔备尝。
八秩燕颐天予寿,十行鸾诰月争光。
穹窿原上春风起,无复潘舆驻夕阳。
元祐名家几在亡,夫人懿德足传芳。
事夫生死终无负,教子艰辛昔备尝。
八秩燕颐天予寿,十行鸾诰月争光。
穹窿原上春风起,无复潘舆驻夕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宰的作品,名为《挽赵子野母梁氏太夫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悼念先人的挽歌。诗人通过对亡者的颂扬,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敬仰之情。
"元祐名家几在亡,夫人懿德足传芳。" 这两句开篇便点明了主题,即许多元祐年间的名士已不复存在,而被悼念的梁氏太夫人因其美德而流芳百世。这里“元祐”指的是北宋哲宗时期的一个年号,诗人提及这一历史时段,是为了强调时代背景和对亡者的怀念。
"事夫生死终无负,教子艰辛昔备尝。"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梁氏太夫人的一生,她不仅在侍奉丈夫的过程中始终尽责、无愧,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困难。
"八秩燕颐天予寿,十行鸾诰月争光。" 这两句表达了对梁氏太夫人长寿和她德行高尚的赞美。她享年八十岁,犹如春日里温暖的阳光一样,她的品格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耀着世间。
"穹窿原上春风起,无复潘舆驻夕阳。" 最后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不舍之情。春风拂过广阔的原野,却再也见不到梁氏太夫人乘坐的马车停留在晚霞中。
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亡者崇高德行的敬仰,以及对逝者的不舍和怀念之情。
春来心事,分付千钟酒。
午醉梦还醒,两眉愁、才消又有。
天涯远梦,归路日中迷,楚云深,孤馆静,潇洒梨花手。
回文歌罢,幽恨新兼旧。
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
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尽平芜,穷远目,认断千山首。
櫜戈未肯下灵州,白马将军今白头。
将军父子重儒术,坐有绿衣人则休。
六年谣颂流圁洛,卧使雕山添岞崿。
看山饮水无一事,日俸岁饥欣自若。
匹马飘飘朝九天,晚交送别亦潸然。
烦君去路望嵩少,猿鹤相思端可怜。
布种无多寡,收穫几丰凶。
老农知岁异,远贾务日同。
孰是勉无德,莫非矜有功。
君何谢事早,两世有四公。
秋霜先著白髯翁,始信读书未有功。
幽恨不随流水去,壮怀每共暮云空。
敢嗟落叶留无术,但惜巢危死孰从。
赖有高才能作赋,笔端除祟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