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笋》
《石笋》全文
唐 / 刘昭禹   形式: 五言律诗

千古海门石,移归吟叟居。

窍腥蛟出后,形瘦浪冲馀。

工语宁无玉,僧知忽有书。

好期仙者叱,变化向庭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sǔn
táng / liúzhāo

qiānhǎiménshíguīyínsǒu
qiàoxīngjiāochūhòuxíngshòulàngchōng

gōngníngsēngzhīyǒushū
hǎoxiānzhěchìbiànhuàxiàngtíng

翻译
千古以来的海门石,被移到了吟叟的居所。
石洞中的腥气消失后,石头形状显得更加瘦削,经受过海浪冲击。
精心雕琢的语言怎能没有美玉般的价值,忽然僧人送来了一封信。
期待着仙人呵斥,让这石头在庭院中显现出神奇的变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特的自然景象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诗人以千古海门石为起笔之点,既映射出历史的沧桑变迁,也彰显了自己对物质世界的超脱态度。"移归吟叟居"则是诗人将这块古老的石头搬到自己的居所,通过这种举动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接下来的"窍腥蛔出后,形瘦浪冲馀"描述了石笋周围环境的变迁。"窍腥"一词常用来形容水中的生物,这里可能指的是水中的蛔虫或其他水生动物,而"蛔出后"则是说这些生命在石笋之后出现,形成了一种时间先后的关系。"形瘦浪冲馀"则描绘了石笋被波涛冲击而变得愈发瘦削的景象。

诗中的"工语宁无玉,僧知忽有书"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和批评。"工语"可能指的是工匠之言,"宁无玉"则表达了对物质财富不屑一顾的态度,而"僧知忽有书"则是说僧人突然间拥有了书籍,暗示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

最后两句"好期仙者叱,变化向庭隅"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好期"意味着渴望或期待,而"仙者叱"则是对神仙境界的一种向往。"变化向庭隅"则描绘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在自己的院落中实现这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他对自然、历史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昭禹
朝代:唐

[约公元九o九年前后在世]字休明,桂阳(今湖南桂阳)人(全唐诗云:一云婺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梁太祖开平中前后在世。少师林宽为诗,不惮风雪。仕楚,累为县令,后署天策府学士,终严州刺史。著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存15首传于世。刘昭禹勤奋好学,早夕吟索诗句,自谓:“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他擅长五言诗,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曾经评论做诗:“五言如四十贤人,著一屠沽不得”,“索句如获五匣,精求必得其宝。”他为人虚心,不忌贤才,一次见到外地人石文德的诗篇,深为叹服,便竭力向马希范推荐,使之亦成为天策府学士。
猜你喜欢

裕陵陪祀示潘尚宝王太学弟小修

长陵一声钟,百官?革厉。雷鸣集簪裳,空山醒龙蜕。

明月度攲峦,凹影落虚砌。

炬光烁松枝,千鸟展平翅。

红绶老史官,閒语先朝事。

屈指鼎湖年,仙人几回泪。

(0)

贞寿诗为冯太史母

宝髻暗尘灰,只凤啼晓额。

举眼望愁空,苍苍不如石。

箧装能几何,典发买书籍。

孤灯瘦形影,寒帏风雨夕。

廿年立孤成,名字照丹册。

宫锦到地红,霜心与头白。

(0)

三月二十八日曹季和邀游岳祠置酒灵慧寺中

一缝纳倾城,江河倒瓶瓮。

人肩承马蹄,百里接飞鞚。

神妆金粉鲜,璜壁嵌飞栋。

天家出名香,梅檀作薪用。

掖廷千许人,绯罗刺文凤。

常年三月终,宫监恣献贡。

庭中百怪陈,歌呼殊万众。

趋走稠人场,昏荒如昼梦。

禅寺稍空旷,置酒罗鲜供。

尘埃不到唇,高议窥鸿洞。

席终陈雅戏,钩发每奇中。

西日沉未魄,归鞅尚不动。

醉馀踏高阁,俯视听雷閧。

万古同一裈,安问知与懜。

(0)

代青溪道士见招

青溪月,和霜和冰发。万仞沁寒潭,冷尽玻璃骨。

青溪花,傍水带烟斜。东曲谢兰香,西曲萼绿华。

青溪水,云根洗清泚。朝浸角里芝,暮烹王烈髓。

青溪雪,万顶千峰彻。隔浦唤仙奴,夜舂云母屑。

君之来,猿鸟笑。云为丹,风为棹。

鬼谷罢谈,孝先徙灶。骖凰与驾鹄,知非君所好。

吾为君招赤城之化骨及绝逸之髯,君为我欢然而就道。

君不来,云山澳。

(0)

戏柬刘梅国·其二

腊尽春回北上期,联鞯谈笑竟忘疲。

两三烟柳十家市,到却丽阳殊未知。

(0)

祷雨有感赠石冈吴太守

为政逢汤岁,何人似我公。

殷忧怜赤子,引咎吁苍穹。

一雨四郊足,诸方八蜡通。不惭歌颂拙,■备采民风。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