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贞寿诗为冯太史母》
《贞寿诗为冯太史母》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宝髻暗尘灰,只凤啼晓额。

举眼望愁空,苍苍不如石。

箧装能几何,典发买书籍。

孤灯瘦形影,寒帏风雨夕。

廿年立孤成,名字照丹册。

宫锦到地红,霜心与头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在岁月的流逝中,对子女的深沉爱意和无私奉献。首句“宝髻暗尘灰”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痕迹,暗示了母亲的辛劳与时间的无情。接着,“只凤啼晓额”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清晨的啼鸣,象征着母亲的孤独与寂寞。

“举眼望愁空,苍苍不如石”,表达了母亲面对生活的无奈与无助,以及对子女成长的深深忧虑。接下来,“箧装能几何,典发买书籍”,则反映了母亲为了子女的教育,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自己的物质生活,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

“孤灯瘦形影,寒帏风雨夕”,描绘了母亲在艰苦环境中独自奋斗的画面,灯光昏黄,身影孤单,风雨交加的夜晚更增添了凄凉之感。这不仅是对母亲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是对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廿年立孤成,名字照丹册”,赞扬了母亲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独自抚养子女成人,其功绩如同丹青永载史册,彰显了母亲的伟大成就。

最后,“宫锦到地红,霜心与头白”,以鲜艳的宫锦与苍白的头发形成对比,既表现了母亲年轻时的美丽与现在老去的沧桑,也寓意着母亲的心如霜雪般纯洁,对子女的爱如同宫锦般鲜艳夺目。

整首诗通过对母亲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深刻揭示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以及母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付出与牺牲,充满了对母亲深深的敬仰与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秋烟

飏西风,萦暮日,秋意冷城郭。

极目腾腾,直上与云约。

莫教缕缕分开,濛濛如雾,恐飞去、天涯难托。

散还著。近水无数人家,黄梁晚炊作。

梦乡依稀,欲附虑轻弱。

只怜无住无黏,寥空飘举,不受一丝缠缚。

(0)

南歌子

细雨宵潜湿,青桐叶半凋。临池弱柳万千娇。

系惯离情,系不住魂销。唤起重帏醉,谁家弄玉箫。

秋声怕问广陵潮。吹入秋心,吹不展芭蕉。

(0)

南唐浣溪沙.十四夜

已试华灯照锜筵。渐添奇巧斗新悬。

明月似嫌芳景速,不轻圆。

佳节最怜前一日,旧欢长算几何年。

可惜金吾犹禁夜,促游鞭。

(0)

惜分钗.春闺

东风恼。莺声小。弄春杨柳丝丝袅。梦流连。见何年。

倩个归鸿,一寸香笺。传。传。花时早。欢情少。

分钗可惜妆台老。枕双鸳。几曾眠。

且近金笼,鹦鹉能言。前。前。

(0)

满江红.题姜冶夫晴郊放犊图

一抹浓阴,恰遮断、溪西茅屋。

只白石、徜徉林下,独驱黄犊。

千涧云迷斜照澹,十围柳卧春波绿。

算眼前、受享几何人,田园福。尘十丈,京华毂。

米五斗,天家禄。尽纷纷金紫,哪如君乐。

扣角无歌栖隐好,耕烟有地平生足。

况神仙、肘后授奇力,能医俗。

(0)

醉太平.秋夜

风声雨声。琼声漏声。作成一片秋声。却教人怎生。

诗随境更。愁随境增。不堪愁绪诗情。终黄粱未成。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