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顿饭足饱,村帘酒莫赊。
暮龄嗟客路,春事属山家。
蕨长竹将笋,梅残李始花。
问翁何处去,岭外有烟沙。
旅顿饭足饱,村帘酒莫赊。
暮龄嗟客路,春事属山家。
蕨长竹将笋,梅残李始花。
问翁何处去,岭外有烟沙。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异乡的生活情景与内心感慨。开篇“旅顿饭足饱,村帘酒莫赊”写出了旅人的日常所需虽已满足,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无法用酒来消解。接着,“暮龄嗟客路,春事属山家”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年华老去以及身为客居他乡的无奈与哀愁,同时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眷恋寄托于远方山中的家园。
“蕨长竹将笋,梅残李始花”则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来映衬诗人内心的情感。这里的蕨菜长成了,竹子也要抽出新笋,梅花虽已凋零,但李花却刚开始绽放,这些生机勃勃的画面与诗人的情怀形成了对比,反映出了他对于生命更新、希望重生的向往。
最后,“问翁何处去,岭外有烟沙”则是诗人在询问行者何去,回答却是岭外迷雾般的烟沙,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前路的迷茫和未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困惑。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日常生活、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客居异乡时的情感波动。
新秋再宿澄凉兆,间气生才历世稀。
绿发文章惊紫殿,青云事业照黄扉。
力陈社稷安危计,首斡乾坤造化机。
二相鸿图三圣倚,两扶龙德九天飞。
勋名屈指中阶少,富贵抽身北道归。
翁子乡邦才得请,邺王台观已增辉。
拥旄欲去观民政,仗钺俄来统将威。
信令指挥千帐帖,仁恩涵养百城肥。
西方几月留旌节,南面终朝待衮衣。
入幕最容孤迹早,捧觞尤抱寸心微。
初逢诞日称公寿,长愿台星辅帝晖。
考近汾阳功更似,德攀卫武道犹非。
洪炉物品常无滞,翘馆群英永有依。
拜赐韦贤车服盛,元城传诏到庭闱。
共昔登龙客,仍今同舍郎。
后先趋帅府,南北重离觞。
塞角催秋月,边烽落晓霜。
军城看趣召,能久赖王祥。
早年登甲选,从事又东藩。
地与淮流绝,城连海气昏。
好山供健笔,暇日乐清樽。
多著太平策,归来奏帝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