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和》
《自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旅顿饭足饱,村帘酒莫赊。

暮龄嗟客路,春事属山家。

蕨长竹将笋,梅残李始花。

问翁何处去,岭外有烟沙。

(0)
注释
旅:旅行。
顿:一顿。
饭足饱:吃饱饭。
村帘:乡村的酒旗。
酒莫赊:不要赊酒。
暮龄:晚年。
嗟:叹息。
客路:旅途。
春事:春天的景色。
属:属于。
蕨长:蕨菜生长。
竹将笋:竹笋即将破土而出。
梅残:梅花凋谢。
李始花:李花开始盛开。
翁:老人。
何处去:要去哪里。
岭外:山岭之外。
烟沙:烟雾和沙地。
翻译
旅途中的简餐足以充饥,乡村酒馆的酒也不要赊欠。
感叹年老,客居他乡,春天的景色属于山村人家。
蕨菜生长,竹林中竹笋崭露,梅花凋零,李花开始绽放。
询问老人要去哪里,听说那边有迷蒙的烟沙之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异乡的生活情景与内心感慨。开篇“旅顿饭足饱,村帘酒莫赊”写出了旅人的日常所需虽已满足,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无法用酒来消解。接着,“暮龄嗟客路,春事属山家”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年华老去以及身为客居他乡的无奈与哀愁,同时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眷恋寄托于远方山中的家园。

“蕨长竹将笋,梅残李始花”则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来映衬诗人内心的情感。这里的蕨菜长成了,竹子也要抽出新笋,梅花虽已凋零,但李花却刚开始绽放,这些生机勃勃的画面与诗人的情怀形成了对比,反映出了他对于生命更新、希望重生的向往。

最后,“问翁何处去,岭外有烟沙”则是诗人在询问行者何去,回答却是岭外迷雾般的烟沙,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前路的迷茫和未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困惑。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日常生活、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客居异乡时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燕居十六首·其七

事事皆由命,穷通各有时。

穷通吾顺处,虽命亦何为。

(0)

送郑尚书守建安十首·其六

直节亭亭屹不流,冲然襟度更休休。

世间多少难平事,可惜先生不少留。

(0)

韩魏公生日三首·其二

新秋再宿澄凉兆,间气生才历世稀。

绿发文章惊紫殿,青云事业照黄扉。

力陈社稷安危计,首斡乾坤造化机。

二相鸿图三圣倚,两扶龙德九天飞。

勋名屈指中阶少,富贵抽身北道归。

翁子乡邦才得请,邺王台观已增辉。

拥旄欲去观民政,仗钺俄来统将威。

信令指挥千帐帖,仁恩涵养百城肥。

西方几月留旌节,南面终朝待衮衣。

入幕最容孤迹早,捧觞尤抱寸心微。

初逢诞日称公寿,长愿台星辅帝晖。

考近汾阳功更似,德攀卫武道犹非。

洪炉物品常无滞,翘馆群英永有依。

拜赐韦贤车服盛,元城传诏到庭闱。

(0)

睢阳春日偶书二首·其二

杨柳亡隋岸,风尘旧宋州。

寄家盈百指,忆弟湿双眸。

旅宦那能定,人生本自浮。

旋酤街北酒,准拟送春愁。

(0)

送蹇磻翁都官赴倅梁门

共昔登龙客,仍今同舍郎。

后先趋帅府,南北重离觞。

塞角催秋月,边烽落晓霜。

军城看趣召,能久赖王祥。

(0)

送同年张正臣赴海陵幕

早年登甲选,从事又东藩。

地与淮流绝,城连海气昏。

好山供健笔,暇日乐清樽。

多著太平策,归来奏帝阍。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