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衣钵笑人狂,何许书来问异乡。
世路谁知今夜雨,师生相见此茅堂。
圣门自古真传妙,吾道中天白日光。
万里巴丘离别梦,定先舟楫到门墙。
十年衣钵笑人狂,何许书来问异乡。
世路谁知今夜雨,师生相见此茅堂。
圣门自古真传妙,吾道中天白日光。
万里巴丘离别梦,定先舟楫到门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为送别庐陵陈先生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传承的崇敬。
首联“十年衣钵笑人狂,何许书来问异乡”,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陈先生学问深广、不畏人言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对陈先生即将离开家乡,前往异地求学的关切与好奇。
颔联“世路谁知今夜雨,师生相见此茅堂”,描绘了夜晚的雨声,象征着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预示着师生重逢的温馨场景。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融合,展现了诗人对陈先生未来旅程的担忧与期待。
颈联“圣门自古真传妙,吾道中天白日光”,赞美了陈先生追求真理、坚守正道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这里,“圣门”代表了儒家学说的精髓,“白日光”则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寓意陈先生的学问如同日光照耀大地,照亮前路。
尾联“万里巴丘离别梦,定先舟楫到门墙”,表达了诗人对陈先生远行的祝福与期待。虽然相隔万里,但诗人坚信陈先生的智慧之舟必将先于物质的舟楫抵达知识的殿堂,暗示了陈先生未来的成就与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对知识的敬畏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
多柴多桑兮繁阴,栗熟兮山前山后而多闻。
有人兮素心,林密林疏兮溪山自为秋春。
不见兮相思,相思兮起下床而揽衣。
南畴兮嘉穟,北牖兮新葵。
转南村兮西庐,夫岂众芳兮要之。
何所独无芳草兮,惟吾宇其增菲。
纷有此内美兮,奚适而非良期。
勿知太元兮,又焉知义熙。
华屋沈沈燕不哗,绿阴悄悄树含花。
旌旗照野元戎壮,礼乐充庭使者华。
解袂莫辞双玉酒,同班行待五云车。
金虬度彻阳关曲,佳月随人未肯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