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道德五千文,聊借高堂发妙音。
背倚飞楼怀古意,面临止水正人心。
新荷此际敷青叶,稚柳他年贮绿阴。
但使厨烟无太远,时来分座伴孤斟。
胸中道德五千文,聊借高堂发妙音。
背倚飞楼怀古意,面临止水正人心。
新荷此际敷青叶,稚柳他年贮绿阴。
但使厨烟无太远,时来分座伴孤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观政堂建成后的感慨与期待。诗人以“胸中道德五千文”开篇,表明了其内心深处对道德的追求和坚守。接着,“聊借高堂发妙音”,表达了通过观政堂这一公共空间,希望能够传播美好的声音,即公正、廉洁的官风。
“背倚飞楼怀古意”,诗人站在观政堂旁,回望历史,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思考与敬仰。而“面临止水正人心”,则是在静谧的水边,希望观政堂能像止水一样,平心静气地引导人们的心灵,使之纯净无瑕。
“新荷此际敷青叶,稚柳他年贮绿阴”,这两句描绘了观政堂周围的自然景象,新荷初展,稚柳待长,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同时,也寓意着观政堂及其所代表的治理理念,如同这些植物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渐成长壮大,为社会带来荫庇。
最后,“但使厨烟无太远,时来分座伴孤斟”,表达了诗人对观政堂未来能够成为人们聚会交流、共同进步的场所的期待。即使是在简单的聚餐时刻,也希望观政堂能成为大家共享的空间,促进彼此的理解与合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与治理的深刻思考,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与期望。
石楼城郭山之坳,苦菜青青盈四郊。
犬吠间从猿啸起,人烟时与山云交。
阪田硗确不可井,高高下下随窟巢。
城外通逵无轨迹,侧身半趾垂岩石。
我车我马何为者,公家积贮相推覈。
周官敛散本藏富,讵非补助为农食。
况逢尧舜忧民时,忍令鼠饱我氓饥。
明宰曰予请发之,权衡调剂仰台司。
必从所请复奚疑,幸甚哉石楼虽瘠民不罢。
水波摇风林,秋山木叶脱。
何年五丁斧,劈此灵异迹。
幽泉闻笙镛,怪石动精魄。
嵚巇上下坂,俄顷异忻戚。
摩崖三四字,窈窕飞青壁。
仙灵有遗踪,仿佛留虚白。
濯缨松涛下,清飔澹寒日。
冥搜已忘形,心与太古接。